杨老近照
火车站前人来人往。(龙瑶摄)
火车进入纳雍站。(张珍艺摄)
身着多彩民族服饰的纳雍女孩欢迎远方来客。(龙瑶摄)
众所周知,1月10日,我大纳雍通火车了!至此,纳雍“手无寸铁”的历史终被告“破”。
为了记住这一刻,纳雍群众载歌载舞,迎接第一班开进纳雍的火车,此情此景,触动了一位古稀老人——杨敏的心。老人触景生情,随即赋诗一首:“今观纳雍通铁日,返忆当年初电时。历史飞跃六十载,大地腾飞我年迟。”——题名《纳雍铁路火车通车有感》。
带着对老人的敬仰,记者决定拜访这位老人。
纳雍恒达小区中心小广场,虽然在城市中央,但四周包围的小区,显得静谧、祥和,宛若桃园。在这里,我们见到杨老。推开房门,一股芬芳扑鼻而来,馨香馥郁,杨老是位惜花之人,家里培植着各类花草,水竹、兰花、仙客来、万年青、吊兰等等,点缀着他和老伴温馨的小家。
杨敏,年生,如今已年近80。说起作诗庆贺纳雍通火车,杨老又一次陷入了深远的沉思。杨老解释说,“当年初电时”即上世纪五十年代(年),那时,他供职于纳雍县水利科。
年,纳雍县委政府决定在杨家河修建一座小型(功率6千瓦)水电站,预备供纳雍县各机关及部分居民照明用。杨敏是整个工程的设计者,他同施工的张褔青(已逝)一起,历时一年,才把仅仅6千瓦的水电站修成。杨老说:“和现在对比,6千瓦的水电站算什么?但在当时,那可是轰动整个纳雍的大事啊!你们想想五几年的时候‘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那都是喊喊‘口号’啊,电灯‘唰’一下亮起来那一刻,我们的那份狂喜,简直无法表达。”
当年,小小的6千瓦水电站,结束了纳雍的无电历史。全城群众可谓欢欣鼓舞,喜悦之情,无以言表。杨老说:“纳雍县城人们雀跃欢呼的景象,等同于今天纳雍通铁时人们的载歌载舞的热烈庆祝,因为当时它开创历史啊!作为杨家河电站设计者的我和施工者的张福青同志,当时还在持有二胡笛子伴奏的合影上题下‘洗嫦娥之怒与日月比光’的狂词,观看今天纳雍通火车,如此激动人心的大事,不禁引起年近80的我的触景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