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见闻,开心智,乐人生。这里是《深港书评》。
王德威在《当下四重奏》的推荐序中提到,刘大任写移植海棠的过程,是个深刻的隐喻。“他从小认识的中国国土形状,被形容是‘一叶秋海棠’,而他自己,就像是从原来的土地上被移植到台湾、又移植到美国的海棠。”(见一条)
“找到海棠为生命挣扎的轨迹,问题也就有了合理答案。“刘大任一生都在扎挣、寻找着答案。有答案,却不会有容易的解决。刘大任的这部小说,就在探索着如何解决。
接下来,一起来读读这本书的第一篇《搬海棠的那天》,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他的奔走寻找。
搬海棠的那天
圆锹一下去,便感觉不对了。离主干大约一英尺半,圆周的直径应该是三英尺。平常,这么大的范围,根系主要部分绝对保全无误,然而,掌握铲柄的两手,分明触及不该有的什么,非石非砂,连泥土都不像,似乎带着水分,像切菜刀断裂萝卜,仿佛饱满滋润的什么活物,给拦腰截断。
这是不可能的,我一时找不到答案。额头有点冷汗。
海棠种下至今,四五年了,虽然每年开花,着花越来越少,枝叶始终不够茂密,主干呢,印象中,也没多少变化,但一直活着。稀疏的花枝,尽管不是好现象,却换了个角度欣赏,就当梅花看吧,虽无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清趣,红蕾含苞待放时,也确实好看。
这株海棠,是从附近家庭式经营的老苗圃买来的。三十多年前,刚搬家到这里不久,便发现,苗圃规模虽小,价钱也不便宜,但那位不像农夫却有点书生气的创办人裴瑞先生,却很可以谈谈。先后经他介绍,陆陆续续,不知买了多少花木和植材。裴瑞先生近年开始见老了,精力逐年衰退,慢慢放弃了劳动重活,只成天坐在他那满墙图片满桌书刊材料的小房间里,打电话、查数据,一年编写一本目录。他跟我一样,都不太习惯计算机。
这本免费赠送的目录,可不简单,不仅分类精确,而且信息详实,跟一般苗圃甚至大庄园式苗圃出版的目录比较,毫不逊色,有些特别的品种,居然连亲本渊源和引种过程的历史沿革,都不惜篇幅介绍。因此,读老先生的目录,除了吸收知识之外,还略可测知他的心理活动。这目录终究不止是目录,是老先生多年劳动心血和阅读合成的文章呢。
就因这个缘故,久而久之,两个人的关系,超越了平常买卖,变成无话不谈的朋友了。
四五年前吧,在目录上读到某海棠品种的血缘中,居然有中国海棠配种的消息,我兴奋不已,找老先生追问。
果然,新品种的植株,远比美国血缘的巨人型海棠花树矮小精致。
这就又要回到差不多二十年前了。
那年春天,在苏州拙政园中,发现一株美艳小巧的花树,问园中老圃才明白,原来美国人称之为“蟹苹果”的花树,中国就叫“海棠”。更因此解开了心头的疑惑:如果“一树梨花压海棠”所写的是高大梨花树下一株草本的“秋海棠”,这个“压”字就难以理解,两者形象相去太远,根本无从感觉彼此造成的紧张。若想象为美国种的海棠花树,那也不成比例,两者大小几乎相若,谁压谁呢?
这株海棠,当时无花,裴瑞先生却很有把握地说:你放心,保证不会后悔,为了介绍这个新品种,曾特地到配种人园圃参观,看过它成熟的姿态。树型小巧,树冠略似伞状,花、叶虽同时萌发,但因花多而密,几乎见花不见叶,退到中距离观察,满树红蕾浮漾在一片淡绿背景中。枝桠悬挂着花苞粒粒,像玛瑙耳坠,可爱极了……
《海棠蛱蝶图》宋佚名
这么说,怎能不动心呢,虽然标价比一般海棠花树贵了两倍以上,但任何新品种上市都这个规矩,我不是不知道,就准备咬牙付钱了。不料他说:这棵树,免费送你,做个纪念。
那天下午,隔着书报杂志零乱对迭的书桌,耐心听他的牢骚,终于明白,本应在商言商的老板先生,为什么那么慷慨。
苗圃规模不大,但占地却不下三十英亩,大部分荒着。五十多年前,地产虽不算值钱,但对一个刚从农学院毕业的小伙子而言,还是天价。小伙子有气魄,有计划,决心在这里成家立业。变卖祖产后,一举买下了这片土地。事业固然不如预期,也糊口有余,足够养活一家子人。然而,近十几年来,城市移入人口日增,地价、地税、人工,水涨船高,各种大众消费设施随之而来,家庭站一类大卖场建立了,附设的庭园材料供应店,物虽不美而价廉,外围几十哩范围内,传统家庭式经营的苗圃和花店,无一不受压迫,或挣扎求生,或转行倒闭。
老先生的压力,主要还不在这里。儿子、媳妇、女儿、女婿,早就有了盘算,只等老先生闭眼,就接洽开发商,把这片“荒地”,改造成高等花园住宅小区。
三十英亩,平均半亩一幢。六十多幢豪宅,每幢至少百万。
两家平分,都可以搬到迈阿密海滩过快活日子啦!
海棠运回家的途中,这句话,反复出现脑际。
“云松,”他一脸严肃,跟我说,“我已经宣布了,他们如果动手,我就全部捐慈善事业!”初论交那时,他用我的姓称呼我,“简”呀“简”的,听得我难受,后来熟点了,听我介绍中国人的习惯,才改叫“云松”,我当然也就叫他约翰了。
原以为自己爱花成癖,朋友笑,老婆怨,在所不计。
没想到,今天这个世界,竟有人为了花草树木,顶住那么大的诱惑,死不放手!
放下圆锹,点上一支烟,草坪席地而坐,我开始用心推敲。
约翰两年前过去了,推土机正在他付出一生心血的苗圃上扫荡,我现在没有人可以商量了。眼前问题只能自己解决。
这次搬家,海棠一定得带走,这一点,是不可动摇的。
可是,如果移植不能成活,怎么办?
首先,我判断,刚才不小心截断的,可能不是主根。主根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植株的生长位置,应该垂直向下扎根才对。下铲的地方,离主干一呎半远,怎么可能是主根呢?
若非主根,那又是什么?怎么会那么粗,那么壮,而且充满水分?
推敲到了这里,突然有点兴奋。
扔了烟头,爬起来,又屈身蹲下。
也顾不得潮湿,索性趴在地上,两手迫不及待,就用小钉耙,挖泥、翻土、搜索。
沿着断根追踪,发现它根本没向下发展,大概三四吋后,便歪向一边,横向攀缘。
被截断的地方,就在六吋左右。
发现六吋以上的土里,还有些须根残存。
设法坐直,却老感觉身体歪着,好像要跌倒。
《海棠花》宋涤绘
这下明白了。
原来,海棠所在的定植点,这些年来,水土流失,成了斜坡地。为了找水源,求生存,海棠的须根没太繁生,却让这支被截断的大须根,变成了死里逃生勉强维持的活命线。
找到海棠为生命挣扎的轨迹,问题也就有了合理答案。
取出花剪,开始整型。剪掉约三分之一枝叶,减少水分蒸发,在尽可能保留须根的情况下,用圆锹将海棠小心挖出地面,麻布包扎妥当。
大搬家工程的第一步,总算完成了。
我坚信,五年后,老先生形容的中西混血海棠新种,那罗伞宝盖一样开张的满树玛瑙耳坠子,必将出现在心中早已预定的新居书斋窗外。
编辑
罗婉
亲可能,还会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点击文字获取相关内容
跑,是一种信仰
食物记忆最是长情
是枝裕和
鸟儿终于落地
足球史传奇
惊人之吻
血瘟
她写情欲,只见美感,而无猥亵
人之所以异于电脑者……
天才与梅毒:原谅大咖一生放纵不羁爱自由
带枪的狄更斯,嗑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别让孩子继续错过生命这堂课
明日的餐桌上是有机,还是转基因?
博物,其实是人道
少罪恶,假服从之名而行?
没有外国入侵,中国的帝制也会崩溃
西西弗
王尔德
什么才是生活中最大的围城?
斯通纳
除非朝霞有一天赶上晚霞
深港是起点书评是风帆
这里是《深港书评》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