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原创)
作者/仙客来
在美丽的运河之畔,有一个大工地,所有的拆迁已经到位,山阳湖工程即将启动,远处我们能看到的正是明清关税重地榷关.
工地上随处可见青花瓷的碎片,只是我无法确定,他曾经的主人是那个年代?又有什么故事?
0$f\8V6\1\5z$
这个拿着洛阳铲的旁若无人地的在诺大的工地指指点点,不知运河沿岸,我们的祖先还有多少宝贝未见天日
在这块工地上,有这么一户人家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所有人家都已拆迁,而它却静静地傍着古运河畔
黛瓦青砖,没有了城市的喧嚷,走近了,只听一阵狗吠,硬着头皮还是打扰了主人家
原来狗已被扣住
好客的主人把我们迎进了屋,原来这里的建筑有八十年以上,右后侧的建筑一百年以上,房屋的主人姓戴,戴宅年就被立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房屋本来有三进,向东延伸到古运河边,向西紧临大运河,主人的祖上做的是油坊,酒坊,粮行的生意,那时靠着这运河的便利生意真的能达三江,周围人称戴家大地主,大地主其实并不贴切,戴家应该是我区比较早的民族资本家。可惜解放后由于革命需要硬生生地将戴宅靠近古运河作坊,门市拆去了二进,还把戴家充做了学校,至今主人愤愤不平的是,连门板都被剖削了,另作他用,现在看来,别人辛辛苦苦积累的资本,你却将人充公了,这和巧取豪夺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所有理由都说得通的话,我们现在有的人是过去地主的上万倍甚至几千万倍资产,是不是也该革命革命,就说公私合营了也应该是股份制性质的,怎么能到最后全部充公,这还叫什么公私合营吗。不劳而获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进程。
正屋朝西,住着戴老爹的大儿子一家,墙上挂的是从孙得来的奖状
戴老爹的另外二个儿子分住二侧,从房屋的陈列来看,现在的戴家经济条件只是一般,房屋的左侧一家人正在打麻将,钱来钱去,都是家里人,我开玩笑说反正在家里转呢。
戴老爹说他是祖上的三子后代,现在戴氏后代分布江、浙、皖一带,偶尔他们也会有些人回来扫墓,尽管在外面打拼的不要房产了,戴老爹说也要记着这笔帐。
正门进来还可以看见当年的黑板,由于戴老爹的房子不在公私合营之列,戴老爹到北京上访后终于要回自己的祖产
;[:LU6p-i7}0q9V${
门口还可以看到宣传板,屋门口站的是孙媳妇和从孙子。
挥手从戴老爹家出来,还意犹末尽,戴宅历尽了荣华兴衰,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而记录这一段历史靠这几十分钟远远不够,这次没有见到在工厂工作的几个儿子,我想有机会一定还会再去,一定找个机会拍一拍戴家的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