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平老师年出生在隆化县唐三营镇西杨树沟村一个平凡的家庭。1岁那年一场持续的高烧使她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落下了终身残疾。带着残疾的身体她走过了小学、中学的路程,当上民师后又考取了隆化师范进修学习。虽然比正常人多付出百倍的艰辛,却磨练出比常人百倍顽强的毅力。30多年来,她以顽强的意志扎根山区教育,无怨无悔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充电,研究教法;她不顾自己行动的不便和年幼的孩子,毅然勇挑重担,担任班主任和一个班的所有学科教学工作。年,由于工作需要,她扛起了西杨树沟小学繁重的学校管理工作,成为一名主任教师。多年来,她始终用勤奋、敬业、奉献的精神感染着其他同志,学校的各项工作每年都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工作中,徐兆平老师一直热爱班主任工作,担任一、二年级班主任工作34年中,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班级的管理和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她以德立身,善于充分发挥自身人格的教育功能,实现无声的德育渗透;她注重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信任和鼓励,严中注爱、爱中求严,这样,她深深地赢得了广大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她虽然是一名老教师,但是她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主动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组织参加校本研修活动,用自己行动践行着生本理念,多年来他带的班级成绩在中心小学的各种考试中都名列前列,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从她班级走出的孩子都讲卫生、懂礼仪、习惯好。作为镇上村里的名师,她积极为学校工作尽职尽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带动着其他教师,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得到了领导、家长的好评。
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大雪一场接着一场。她看到班级的铁炉子放热量小,就去弄砖土准备搭一个泥炉子。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的她,腿脚很是不灵便,被路过的家长看到了。家长停下自行车说:“徐老师您怎么能干这样的活,有事您说一声就行了。”那位家长把车子送回家,就来到学校帮忙垒好了炉子,还把家里的长炉筒子拿来放在班级里用。临走的时候说:“徐老师雪天路滑您注意安全,以后再下雪,我们就轮班来学校扫雪。”她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正是对学生无私的爱深深的感动了家长,才有家长的这般敬重。
年秋,学校老校舍被鉴定为危房,不能继续使用,加之校园面积较小,学生没有足够的活动场地,需要征地重建。这一决定受到了来自村委会、村民方面的重重阻力。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她心急如焚。怎么办?最终她决定:挨家挨户去做工作,一定要让孩子在崭新的教室里学习。她想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定能突破阻力,给孩子们一个舒适宽敞的校园。不记得有多少个日子,她早出晚归,拖着残疾的右腿蹒跚行走在村落之间,费尽唇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起初她的所作所为不为村民所理解,每当她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家中,想想这一天又是一无所获的时候,不觉悲从心中来,曾一度想要放弃,但一个信念始终支撑着她继续走下去,那就是“为了孩子的明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的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最终感动了村民,一所崭新的学校于年落成。
看着崭新宽敞的校园,回首走过的路,几多心酸,几多欣喜;看着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快乐的微笑,她感到所有的付出“值”!
她在教学方面是能手,在家庭生活中、邻里之间也是模范人物。平日里,她喜爱花草,走进她的家,传来的是悦耳的鸟叫声,扑面而来的是清新好闻的花香,看到的是结满青色果实的柿子树。每逢闲暇之余,她便在自家庭院闲置的空地栽花种草,并对花草进行定期修剪,院子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她每天把院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不仅锻炼了身体也美化了庭院。伴着鸟鸣花香走进屋内,家具摆放得整整齐齐,桌椅擦得干干净净,透过门窗缝隙照射进的太阳光洒在桌面上,让整间居室都显得一尘不染。客厅里的几盆仙客来已经开花,卧室内洁净的白墙挂着精美的十字绣,床单平整干净,处处收拾得井井有条。在美丽的庭院中生活,一家人氛围和谐,其乐融融。周围的邻居也被这种庭院环境感染了,暑假里邻居们都喜欢来她家院里乘凉聊天。并且也都开始种花种草了,在她的带领下她家所在的村庄环境特别清新。
她的丈夫是木匠,每天出外做工,家中里里外外就只靠她一个人。结婚20多年来,她们夫妻二人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家里时常交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在对待公婆上,更是没得说,甘心付出,孝敬老人,心存感恩,对待公婆就像亲女儿照顾爸妈一样,而公婆也就当自己又多了一个女儿。妯娌之间的关系处的就像亲姐妹一样。家庭成员间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共同营造起了互相理解、相互尊重的文明家风。
她的两个孩子也是远近闻名的大学生。她教育孩子讲究方法,儿子当年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重点大学,现在已经参加工作了;女儿现在正在读研究生,街坊邻居都很羡慕我,说徐老师教学那么出色,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那么的出色,都纷纷来向她请教教育子女的方法。
多年来,她在工作中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得到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好评和表彰,多次被评为全市县优秀教育人才、市级骨干教师、县级优秀班主任、县级优秀辅导员、县级教学能手、县级骨干教师、模范班主任。近年来,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获奖。
她现在已经50多岁了,但她依然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使她深深认识到,一个立志为教育事业做贡献的人,关心爱护学生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她的事业就在三尺讲台上延伸,她要把自己的爱、自己的智慧和自己的整个生命都献给学生,在教育这块平凡而孕育着无限生机的沃土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来源:隆化县教育信息中心网站)。
评论区已经开放(本文右下角[写留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