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碧涧生潮看棹去》
巍巍太行高风雄峙
读开平山水画随想
文
赵启斌
开平先生在年进入南京艺术学院学习,获得了进一步艺术深造的机会,开始向他所向往的山水画专业方向迈进。特别是追随我国著名中国美术史专家林树中先生研治学习中国美术史,更是进一步巩固、充实了自己的山水画理论基础,为他今后从事山水画创作提供了更为雄强的文化理论优势,也增添了山水画创作的勇气和能力。
《青山有道韵无穷》70×cm
开平先生对传统山水画一直情有独钟,尤其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风和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山水画风,对他的山水画精神面貌的确立起到了重大的奠基作用。注重追求画面一泄千里的雄伟气势,大开大合的章法构图,峰峦林木的瘦硬劲挺,这都是北方山水绘画传统艺术特色的继承;注重水气、光影的表现,清润浑穆、潇洒灵秀的气韵呈现在画面之上,则很有江南山水绘画特色的发扬;画面远山峰峦大小混点的灵活运用,点染层层积累形成浑厚空灵的意趣,则又有着宋代米芾父子“米氏云山”的延续。
不仅如此,开平先生也在对境写生的过程中积极寻求山水画创作的绘画题材和山水新图式,以期不断丰富自己的绘画语言,拓宽自己的山水画创作路径,创建出更加符合自己个性特色的山水画新意境。他非常善于在实际生活中观察、提炼大尺度的山川物象,概括出所要表达的山水主题,他的诸多山水画多注重大川、大山的表达,多抓住大的山川气象展开画面,通过遒劲连绵、硬深幽邃的笔墨,层层积墨,反复勾提,将幽邃神秘、气势雄伟山水空间意象表述出来,给人浑厚苍深、朴茂壮伟之感。
《看云出岫可陶心》70×cm
开平先生也非常擅长山水远景空间的表现,将荒率迷离、苍深幽远、斑驳陆离、光影散乱的空间境象在画面上呈现出来,非常富于诗意美,这亦是他在绘画空间处理上最有特色的一个地方,为他的山水作品增色不少。这也许得力于他长期在大西北广阔原野生活所获得的空间境象和精神意象的不自觉流露,才能有如此生动、活泼、富有如此艺术生命力的空间意象的出现。在山水画创作中,开平先生非常善于通过写生敏锐的捕捉到山川中晃漾的光感和流动的雾气,善于将大自然各种气候条件下出现的朦胧、明灭意象在绘画中呈现出来,无论是表现日间晴明时刻的景物形象,还是阴雨、暮色时刻的山川意象,无论是春夏时期的明丽境象,还是秋冬之季的萧索情致,他都能将它们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给人们带来可游、可居、可观的深层次强烈的幻觉体验。他的这一绘画特色也很使人联想到后期印象派雷诺阿、梵高、修拉等人通过运用点、线来表现物象、塑造空间和光感的绘画特点。在二维空间中创造出这样的山水空间意象,很有创意,确实值得开平先生再进一步深入探索下去,发掘出更为优美、深邃的山水新审美精神境象出来。
《溪山烟雨》70×35cm
在处理光感和空气流动、空间感上,开平先生亦有自己独特的方式,首先是高度重视笔墨技法特有的表现力,运用笔墨的虚实对比,墨色的变化和笔墨的聚散轻重构置出特有的山水空间,如通过繁密的点、线组合表现空间形象,他不断运用繁复密集的点皴、线皴进行组合,营造出密实的空间感、空气流动的幻象来;而在点、线疏落处、不密集处,则多用不同层次的水墨加以渲染,或以大混点、写意皴法的综合运用,进行山川物象的空间处理,表达出特有的空间意象和光感效果,爽朗率真、清润苍茫、明亮俊洁的山水境象在画面上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
《三江小景》48×45cm
开平先生在长期观察自然山川物象的基础上进行山水画创作,对于大自然中极为丰富的色彩变化,亦有着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真切感受,并将这种色彩感受和体验在用色上颇为自如地表现出来,并成为其重要的绘画构成元素。开平先生颇为擅长花青、翠绿、赭石的运用,通过色彩来进一步点醒画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亦使他的水墨山水呈现出小青绿山水的格调,山青水绿,带给人颇为清新的视觉感触。开平先生有意识将色作墨来运用,通过色彩进一步挥洒出真实优美的大自然山川景物,营造出了别致的画面山川,丰富了水墨的表现形式。
正是对传统山水的深入研究、领会和借鉴,在写生的基础上将古典山水的审美特质汲取进来,才有开平先生如此山川审美气象的出现,才有如此水墨风格特色的出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祝愿开平先生以他的勇气、勤奋、智慧和决心,创造出本应属于他自己的艺术天地。
(文章节选)
(本文作者系南京博物院古代美术史研究员、著名美术史评论家、文化学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碧涧流泉》×60cm
《碧水丹山》×60cm
《深谷清江》×60cm
胸中丘壑儒雅景致
陈开平先生山水画赏读
文
黄正明
论画者曰:“画者,不徒图形,更在于写真。若图其形而未有写其神,标本也;若画山水,只写山之形状,未有写山之气势,地舆论也。”这般道理,乃前人倾心绘事之心得,今人秉烛挥毫,若能大成,无数年寒暑,实非难得。
吾友同乡陈开平先生,为人为艺真率,质朴,同时,这种真率、质朴、自然的风格一直贯穿于其艺事之中。
《秋山云日辉》.5×69cm
开平先生作画,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是为内因,故骨子里散发出的是传统,加之其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两者合二为一,碰撞和外化为一幅幅极具视觉冲击和朴茂华滋的佳作,这种表里的高度统一,源自于开平先生的深居简出和淡泊名利,源自于坚守书画的寂寞之道,源自于其对山水和花鸟绘画的“痴迷”。
我们可以从画家的题画诗中已能够感受到他对绘画的痴情。
中国的文人画家受儒、道、老庄以及禅学的影响,面对山水的变化之象,常以恬静的意境加以表现,古之山水画论一贯主张“可居”“可游”的理想化的精神家园,故以怡静为主,而灵动又寓于禅境之中,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的文人境界,不过,山水画的化境,亦不应限于禅意一种,而应使其空灵与鲜活,追求灵动的艺术境界,即其形象既可从视觉中冲击感官,又使观赏者能够产生深沉幽渺的无限遐想。
《千峰和吟》.5×70.5cm
开平先生的山水画,得元黄公望、倪瓒,明沈周的逸气,得宾虹翁的笔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辨析道脉,辅之以学养。因此,我们在他的山水画中,既可读到“可居”“可游”的家园景致——《依山傍水》《深山论道图》《大山深居图》是也,又可感受到鲜活与灵动的艺术境界——《大壑云烟系列》《秋泉气香》《秋韵》又恰是最好的注脚。
虹叟的气韵生动和朴茂华滋在开平先生的山水画中真情彰显,水墨恰到好处的挥运,使小幅作品亦大气磅礴,有小中见大的豪迈,以书入画技法的娴熟掌控,是中国山水绘画的最佳表现,“写”意,是中国绘画的灵魂,缺失了这中国化的“写”,韵又在何处呢?开平先生的“写”,写出了真,笔墨之中真率真情,也写出了真意,意气意蕴意境溢满纸间,这种蓄势而发的率意,是开平先生对绘事以外的哲学、诗词、音乐等相关学科和艺术的吸收与涉猎。开平先生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又情有独钟,尤对黄宾虹的山水投入最多和用功最勤,同时,将传统的技法与现代的风格合理融汇与表现,使他的山水绘画达到了一个较高的艺术境界。
《秋山烟岚》×cm
大美不言。开平先生的山水画,水墨意蕴的高古,萧散风神的气度,意境深远的格调,作品中已尽显中国山水绘画的儒雅风范!
(本文作者系南京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主席;年被中国文联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
《溪山深处》70×34cm
《苍山远烟图》.5×cm
《山涧秋雨》69×43cm
墨华照四壁森然起烟云
读陈开平山水画作品随想
文
赵秦
最近又细看了一批陈开平先生的新作,感触颇多。陈开平每天十多个小时在画室日复一日地耕耘,似乎不知疲倦,当然这其中的苦痛与欢乐不足为外人道。大量而质优的作品积累下来却是实实在在的。
《云山夜雨》70×35cm
这批新作当然延续他的一贯的总体风格,我曾说过,他的山水画的路数,既不同于北方也不同于南方,也不是简单的南北方结合,他其实就是把传统、自然和自己的心性作了艰苦卓绝的揉合,结出了他这种一眼立辨的、风格鲜明的山水画风格。他喜欢描绘北方山水的雄峻高大和茂密深远,多次北上太行等地实景写生,而技法上却不肯使用较为“方便”的北派技法,比如范宽、李唐,比如斧劈皴、钉头皴,因为那样容易落入一般窠臼而混同于大众。陈开平却反其道而行之,坚持使用线条这个最为原始、却最为高级的工具。也许是从黄宾虹和中国书法的高级内核中领悟出的道理,他的画极为重视“书写性”,这种从自然物象中抽离出来的线性形象,才是高于自然、摆脱具体物象束缚的、更为真实更有性格的艺术形象。这一理念,无疑是有相当的实践难度的,比如线的抽象和具体山水形象的矛盾,线和墨、色的矛盾,书写性和绘画性的矛盾,刻实的线条与虚灵的山水空间的矛盾,等等诸多问题,需要大量的思考、实践去调和、去解决。
《山涧幽泉》
从近作看,陈开平已有很大的进步和突破,线条更为纯熟而游刃有余,不再生涩犹疑,那线条看似附着在物象上,其实他们缠绕跳动、游走奔突,有了自己的个体生命,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这是他近期作品最大的成就。其次,他的整体构架能力有了提高,跟多样更奇特的山水构境呈显出来,这与大量写生有关,现实总会给画家提供无数种构架可能性,就看画家调取、加工的本领了。他的山水画,下部一般幽深繁密、山重水复、向上扭曲推进,到最上面着力不多却是最精彩的高潮部分,一片高逸的清亮的神圣之光从上面照耀下来,全幅于是通明,是由于画家胸中自有那一片神圣崇高之光。还有,陈开平的用墨、用色已有其独到之处,浓黑处透明而不痴滞,淡墨处清雅而不飘浮,因为有高质量的线条管领着他们。他也敢于用很艳的色彩,他不回避大自然中那么多丰富的色彩,大胆用于画面却不显得艳俗,这是附近深湛的墨管领着的缘故啊!笔管墨、墨管色,万画归于一画,用笔多么重要!
陈开平明理明性,得之者矣!
(本文作者系南京大学副教授,中央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客座教授)
《乌江泊舟》×60cm
《大壑鸣泉》.5×.5cm
《云外归山》57×30cm
艺术家介绍
陈开平
江苏仪征人,早年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国画系。
潜心创作数十年,善用线皴法、点皴法,以点积线,以线积面,层层积墨,反复勾提,色墨并用。构图上讲究隐显、开合,以求气通脉连,其画风南与北、传统与现代互为交融。苍劲润秀、苍浑厚重、意境幽深,形成了特有的个性和风格。
现为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指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市雕塑家协会会员。
艺术履历:
年举办(三人行)中国画展(江苏拍卖总行七松阁画廊)。
5年举办个人画展(南京国艺美术馆)。
6年举办个人画展(南京金盏花文化艺术中心)。
年作品《闲寻野处仙客来》入选江苏美协展览。主办单位:江苏省美术家协会。
0年作品《大山深居图》入选江苏美协展览。主办单位:江苏省美术家协会。
2年作品《秋泉气香》入选江苏美协展览。主办单位:江苏省美术家协会。
年作品《山谷惊瀑》参加纪念南京解放6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主办单位:南京市文化局、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年作品《山静无言月上时》参加省市的国庆60周年作品展。
2年作品《深山论道图》、4年作品《绿染千山》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对外友协送韩国书画交流展。
5年作品《春色景明》《杨柳村》《湿地夕照》《青龙湖帆影》参加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画展。
6年作品《秋山烟岚》入选首届江苏美术奖。主办单位:江苏省文联、江苏省美术家协会。
6年6月作品《溪山流泉图》《峡谷清泉》赈灾捐赠。主办单位:江苏省美术家协会。
7年作品《云山清韵》入选第二届江苏美术奖。主办单位:江苏省文联、江苏省美术家协会。
7年4月作品《春到》被远望三号测控船收藏。
7年11月“情铸仪征”六人书画名家展。主办单位:仪征市文广旅局。
9年10月“万象从心”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陈开平山水鉴赏。主办单位:江苏爱涛文化艺术空间。
作品被海内外艺术馆、画廊收藏,入选《中国艺苑》《艺树》《艺术名家》《艺术视界》《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溪山僻静图”被《江苏指墨艺术》出版发行。
出版《陈开平山水画选》《陈开平山水画作品集》《陈开平作品》。
国家邮政总局出版发行陈开平山水邮折一套共16枚。3年作品入选中集邮“美丽中国”邮币卡全国发行。
《大壑云泉图》×97cm
《山高泽长》28×96.5cm
《山谷幽居》28×96.5cm
《崖下悟心》97×28cm
《云壑流泉》28×96.5cm
(下图请将手机置于横屏欣赏?)
《秋山诗意》×66cm
编辑:艺+
[声明]本版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本号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