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行系列之成都周边游中

黄龙溪古镇

抵达黄龙溪古镇正好是午餐时间,旅行社安排我们在老街特色菜馆用餐,餐厅环境古色古香,整洁干净。十菜一汤,鸡、鱼、肉、时令蔬菜等品种齐全,也有一两个当地特色菜,可能是照顾全国各地游客的口味,菜品微辣或者不辣,而且都是小锅现炒,味道非常好,得到团友们的一致赞赏和肯定。国内跟团游大多都是大锅菜团餐,“难吃死了”是普遍的反映,但这次出行的团餐非常好,两顿自助早餐也非常丰富,在国内游中难得遇到,水准可达到泰国、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水平,是值得其它旅行社学习的,也值得旅游管理部门的反思和研究。这几年中国人走出国门一是开放的结果;二是出国游性价比高,同团费情况下,景点差不多,但吃得好、住得好,体验度明显高出很多,这是国内游应该改进和提升的。

与我们同桌用餐的六位长者(三对夫妻),是曾经一同插队东北的知识青年,分别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退休后经常联络互动,结伴出行,欢度晚年。我在旅行途中经常与他们交流,我非常赞赏他们的良好心态,不管钱多钱少,相互扶持,经常聚聚,到处走走,快乐生活,这样的夕阳生活一样无限好,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同学、战友、同事、亲戚朋友多聚聚,多结伴出行是值得倡导的,老年生活会丰富多彩,我们会健康快乐地活下去,让生命更有趣更有意义。

去了全国很多古镇,每个古镇也有每个古镇的历史和特色,黄龙溪古镇也并不例外。

黄龙溪古名“赤水”,据《仁寿县志》载:"赤水与锦江汇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谓之黄龙溪清江,真龙内中藏",《隶读》著录《黄龙甘露碑》记云"黄龙见武阳事,铸一鼎,象龙形,沉水中,故名曰“黄龙溪”。

黄龙溪古镇建镇至今已多年,历史底蕴深厚,明末清初毁于一场大火,后重建逐步发展成今天的规模。黄龙溪的核心景区是以古镇为中心的5平方公里的地区,她以古街、古树、古庙、古堤、古埝、古民居、古码头、古战场、古崖墓和古衙门的“十古”著称。黄龙溪的古色古香吸引了众多影视剧组,成为古装影视片外影拍摄理想之地,先后有《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海灯法师》、《秦淮世家》等余部影视片在此拍摄。

走在黄龙溪老街上,我感受到了这里游人如织,人气旺盛的氛围,旅游业的发展,使黄龙溪古镇百业兴旺,带动了当地百姓致富。买特产的、加工销售特色工艺品的、各种风味菜馆等一家挨一家,商业的繁华不亚于江南著名古镇周庄、同里、乌镇等,黄龙溪历史上即为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所以一直是商贾云集之地。

一根面的特色在于“一碗只有一根面,一锅也是一根面。一根面要多长有多长”。一根面的吃法也很讲究:必须夹住一根长面从头吃到尾。这种独特的面食只有黄龙溪古镇才能吃到,制作过程也已经成为黄龙溪古镇一道有名的美食风景线。我曾在央视播放的节目中看到的“一根面”,在黄龙溪古镇亲眼目睹,确实十分神奇。

乐山大佛

离开黄龙溪古镇,我们直奔下一个景点乐山大佛而去。一路上导游对乐山大佛进行了详细介绍。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年),历时约九十年。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年10月8日,乐山大佛景区九曲栈道处已经开始施工前打围封闭。年4月1日,历时近半年的四川乐山大佛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结束,乐山大佛正式“出关”,景区的九曲栈道和佛脚观光平台重新开放。

应该说我们是幸运的,这次我们去乐山大佛是大修后首月重新开放,但万事难以预料,游览乐山大佛可以爬山而上,也可以乘船游览,我们选择了乘船游览,据说在船上更能观赏大佛的全景,缅甸总统夫妇访问四川时游览乐山大佛也是船游,导游为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照片,大佛非常雄伟壮观。但当我们到达景区时却被告知因水位低,游船停运,而且从早上到下午一直处于停运状态,这不能不说是这次行程中最大的遗憾,到了跟前,却不能一睹大佛容貌,令人失望和沮丧。因为团队以中老年为主,最终也放弃了登山游览。虽然旅行社退了景点费,但不能弥补一个重要景点的损失。水位下降游船不能运行,这是不可抗力的因素,但全天处于停航状态,应该发布信息让旅行社第一时间知道,有时间调整行程,这是在信息时代应该做到的。但没有这样做,是景区和旅游管理部门的失渎职。我通过国家旅游服务热线投诉,但该热线设置复杂,没有直接人工接听,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kelaia.com/xlbc/9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