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日子、特殊的事件,这个周末,这些地方真的很适合去静心祈福祭拜.....
去处1:东寺塔和西寺塔
“城南双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这是明初史谨描写昆明景色的两句诗。这“城高双塔”,即指昆明的东寺塔和西寺塔。西寺塔今在东寺街南段西侧的部队营房中,塔旁原有慧光寺,俗称西寺,早毁。
东寺塔今在书林街,云南人民出版社旁。其开关与大理三塔中的主塔相似。比西寺塔略高。两塔一西一东,遥遥相对,在现代化建筑的衬托下,更显得古朴苍劲。两塔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塔建成后,曾经历代修葺。特别是东寺塔,原址当在现东寺街旁,清道光年间,因地震倒坍,光绪九年重建,因虑旧基“土薄弗坚,乃移于迤东数百步内”,这就是东寺塔不在东寺街,而在今书林街的原因。形虽如旧,已非南诏原物。
东寺塔高40.57米,13层,建于公元年。西寺塔高36米,13层。
相传,东寺塔宝顶的四只“金鸡”,早年在冬春风多季节,还会“喔喔”啼叫,声闻远近。据考查,这四只金鸡,均为铜皮做成,每只高约2米,口角噙有一枚两头有孔的铜管,管内有金属簧片,鸡头、脖子、腹部全是空心的。当劲风吹来,“鸡”嘴内的铜管,经“鸡”腹腔内的空气回旋振荡,便发出悦耳的鸣叫。愈增“金鸡”的神秘气氛,亦可想见能工巧匠们的精湛技艺。
两塔位于市区,可步行前往。
门票:无门票
交通:乘3、4、62、90路公交车到金碧路下车,往金碧广场旁的书林街进取都可以。
----------------------------------------
去处2:筇竹寺
昆明城西北有玉案山,盘旋逶迤十余里,翠峰屏列,林壑幽深,山泉叮中咚,白云环绕。“玉案晴岚”,古代为“滇阳六景”之一。
筇竹寺位于昆明西郊约7公里的玉案山上。这里林木繁茂、翠竹葱郁,将一个名声颇著的古刹雅寺深蔽于绿荫之间。据说,筇竹寺始建于元代,昆明佛教徒开始信奉佛教禅宗,宣讲大乘佛教就源于此。筇竹寺基金会建,现在所建的重建于清光绪年间(—年)。这座古寺依山势而建,分为四层三院,精巧严谨,很有特点。
应该说,筇竹寺最具魅力的,当数由清代四川民间泥塑大师黎广修师徒5人历经7年塑起的罗汉。这些罗汉被塑造的生动朴实,神情各异,令人拍案叫绝。这一组罗汉塑像被称为“东方雕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这些作品分别陈列在大殿两壁(68尊)、天台莱阁(尊)、梵音阁(尊)中,分上中下三层,上下两层多为从像,中间一层多为立像,排列讲究对称,如左为降龙,右为伏虎;左为腾云,右为驾雾等等。据说,因塑像工作时太大,靠黎广修一人无法完成,上下两层多为他指导助手们创作的;中间一层,举目即见,至关重要,是他亲手制作,精品亦多。
除了单个的罗汉之外,雕塑家还设计了一组组互有关联的人物。如一位头顶风巾,身披袈裟,手执大节龙头竹杖的罗汉,正张着宽阔厚实的嘴,板着手指,凑近同伴,似在低声细语,诉说人世沧桑;而他的同伴,手捧法器,侧耳倾听,惊讶、同情、深思,各种复杂的感情集于一脸,似乎窥见他心灵的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