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书画?传统文化
书画名家
文学
视觉
王小古,沂蒙山区美术事业奠基者。临沂师范教师,临沂教育学院副教授,山艺术副教授。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他和王汝涛(南京国立政法大学),皮之先(北平艺专毕业)等知识分子扎根沂蒙山教学,培养了大批人才。他自勉诗句:丹青与我有奇缘,灯火三更不夜天。一事每经千万劫,半分成就几年多。王小古年表年,王崇古,出生于江苏灌南县新安镇繁荣街。父亲王映人(年至年);母亲,于氏;哥哥王崇飞年出生。
年,在家读私塾,受家人和民间艺人影响,喜爱绘画。
年,新安镇第三完小毕业。
年,考入灌云县中学师范部。临摹大量传统国画,同时接触西洋绘画。
年,灌云县中学师范毕业。在板浦、正镇精勤小学任教。
年,改名王小古。结识苏北画家唐鲁臣,学习传统工笔人物、花鸟等技术。
年,条河小学任校长。创作工笔自画像。
年,与李寿祥结婚。
年,考入苏州美专国画系。两个月后,因日本侵占苏州,辍学回乡。
年,在灌云组织学生宣传救亡活动。
年,在宜兴等地,参加国民党江南挺进第二纵队抗日活动,任营中尉书记。
年,在溧阳县中任美术教员。
年,在溧阳县田赋管理处工作。长子王开微出生。
年,在新安镇养病。同时修《新安镇志》。
年,在新安镇当私塾教员。次子王开明出生。
年,与新安镇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卜星光等人接触,从事抗日活动。
年,在灌云县南城小学任教员。
年,在墟沟北城小学任教员。
年,在新铺东海县中任美术教师。与沭阳画家仇拔举办画展。
年,在新浦新海中学任教师。长女王锦文出生。
年,加入中国教育工会。
年,与李寿祥离婚。
为配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运动,创作宣传画、漫画。
年,调入临沂师范任语文教员。
王小古临沂师范时的学生冯梦白王小古临沂师范时的学生李常存三子王开端出生。
年,在山东师范学院中教进修班学习。在济南结识王天池、黑伯龙、卓其俊等画友。
年,创作大型宣传画。
年,画漫画宣传。《樱花》获得“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三等奖,并在《中古青年》封底发表。
年,在临沂师范教美术科,组织美术兴趣小组,创作花鸟画参加省青年美展。创作题材有樱花、丝瓜等,以及水彩等作品。工笔《樱花》作品获得,省青年美展二等奖。
同年,加入山东省美协会员。年,省文联成立了艺术部,下设音乐、美术、戏剧三个办公室,美术办公室即是省美协的前身,由美协华东分会代管,当时山东省只有七个全国美协会员。
参加美协召集的画家进京座谈会,对贯彻“百花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谈花鸟画发展的观点,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年,参加省委宣传教育工作会议。长子王开微考入临沂师范。
年,在临沂高展馆举办画展。同年,参加菏泽北京画家牡丹花会。
年,与中学教师钱廉结婚。
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厅创作工笔国画《万亩玫芳》(2.8米、高1.2米的大幅)笔画。等多幅作品。受山东省委委托,为人民大会堂作画的全省画家还有,于希宁,关友声,黑伯龙,陈维信,弥菊田,岳祥书、张彦青,徐培基,刘鲁省等画家,他们在济南、青岛、烟台、泰安等各地体验生活,写生创作。
同年,为向建党40周年献礼,装饰济南南郊宾馆。王小古,同张彦青、陈维信在济南创作《玫瑰图》、《墨荷》、《蝴蝶屏》等作品。
年,临沂艺校成立,任美术教师。创作水彩《齐白石老人像》。同年八月艺校撤销,回临沂师范任教。母亲于氏去世。
王小古临沂艺校时学生赵庆元女儿,王钱潮。年,山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工笔花鸟四条屏:《肥城春色》《平阴玫瑰》《历下风光》《曹州花瑞》。同年,参加山东省政府邀请的全国著名画家青岛笔会。参加交流的有北京的吴镜汀、王雪涛、崔子范、郭味蕖、李苦禅、田世光、郭传璋,南京的俞剑华、钱松岩、亚明、陈大羽、张文俊。上海的王个簃,孙雪泥,江寒汀,杭州的潘天寿,吴弗之。山东的关友生,黑伯龙,王企华,徐培基等。
同年,女儿王钱潮出生。
年,去菏泽写生,并培训菏泽文化馆基层美术工作者创作。
同年,夏,长子王开微为救沂河落水学生去世。
年,与省文联艺术部部长任迁乔(错划为“右派”被下放临沂文化馆)谈艺交往。
参加建国十五周年创作,调到临沂专署创作组,创作《蒙山七十二崮》《开山劈岭》《山花烂漫》等作品。
年,眼疾,高度近视,住院治疗。申请调回江苏,未获批准。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被打成“反革命”,接受批斗。同时被关进牛棚,接受劳动改造。
年,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被逮捕关押临沂看守所。
年,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派遣到临沂相公五七红校劳动改造。
年,学校领导建议缩短刑期,提高工资。未获批准。但是获得创作自由,一边申诉冤案,一边开始创作。
年,创作《花卉册页》,创作四季花卉。用勾勒添彩,没骨画法等多种表现手法。并画工笔长卷《猪》。
年,创作《菊花》《紫藤双燕》《月季》等。
年,撤销原判,改处对被告免于刑事处分。回临沂聋哑学校校办工厂工作。
同年为临沂汽车站创作《韶山杜鹃万代红》《松柏万岁》;为县招待所画《红梅》等作品。
年,去菏泽写生。去山东省艺术学校讲课。
王小古早期学生马世治(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年,去菏泽写生。去山东省艺术学校讲课。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帛画出土,与高天祥、张鹤云一起临摹复制帛画。作品发表《文物》杂志。
同年,夫人钱廉女士病逝。
年,《雄鸡图》参加“年以来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
春,在菏泽写生,遇到画家康师尧,俞致贞,王企华,合作《牡丹》作品一幅。去菏泽师专讲课花鸟画技法。
王小古七十年代早期学生赵启竣年,去日照文化馆讲课,讲“花鸟画技法”,创作四十多幅作品。
同年,去菏泽讲《牡丹的画法》,创作《鸡爪红》、《烟笼紫珠盘》、《海棠争润》《瑞云》、《藏枝红》、《翠叶紫》、《霓虹焕彩》、《山花烂漫》等作品,与学员作品结集,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同年,回故乡灌南,创作数百幅作品。
同年,申请调动去曲阜师范学院工作,未获批准。
完成《花鸟画技法十三讲》初稿。共4万多字。
年,为北京友谊宾馆创作12幅作品,包括《仙客来》等工笔。同年,去菏泽写生,与杨之光,喻继高,何水法等画家交流探讨艺术。
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在菏泽与12位画家合作巨幅《春满人间》牡丹图。宽2.8米,高1.3米。右下部分为画的主体,是几株粗壮的牡丹,共分四组组成,包括21朵花、17个品种、八种颜色(大红、粉红、黄、蓝、绿、紫白、黑)。左上部分空白,共画5对蝴蝶(黄、橙、蓝、白四色)、50只蜜蜂。用工笔重彩法画成,叶子用石绿、石青较多,色彩艳而不俗,立体感强。小古在左上角题了“春满人间”四个魏体大字,又落了十二个人的名款,在右下角空白处打一方王小古自刻的巨印“百花园里四时春”。此画于年春节发表在《中国牡丹深圳展览会特刊》上。
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牡丹《国色天香》,八种颜色,二十多个牡丹品种。大画长约4.2米,宽约2.5米,画的右部分画上一斜形大石头,石前石后布满牡丹花朵。全幅共画二十种牡丹,八种不同的颜色,大红为火炼金丹,状元红,大胡红;粉红为赵红、银粉金鳞、酒醉贵妃、花二乔;黄色为姚黄、金轮黄;蓝为蓝田玉;白为玉版、白玉、梨花雪、昆山夜光;紫为大粽紫、魏紫、葛巾紫;黑为青龙卧墨池;绿为豆绿、娇容三变。画完在左上方题“国色天香”四个大字,落上名款,打上姓名和闲章个一方。
年,工作调动到临沂教师进修学院,临沂师范,后改名为临沂教育学院。
加入中国美协。
2月,王雪涛、于希宁,黑伯龙、张彦青。刘鲁生,王小古,张朋,皮之先八人作品联展在枣庄开幕。
在南郊宾馆创作《墨葡萄》《玫瑰图》。
同年5月当选,临沂县政协副主席。
秋天,被临沂教育学院评为副教授。
同年,因劳累过度,在汤头疗养院疗养治疗。
年,春,筹备临沂大专美术班,访问浙江美院,与院长莫朴交流。
同年美术班开班,讲授国画、古文等科目。
夏,应邀到汤头疗养院作画,创作《江山千里壮胸怀》。幅画心长16米,高0.65米,装成后长18米,高1.2米,题为这是一幅水墨写意画。第二幅《非画柳实画风》。此画高2.5米,宽3.5米。画面的主题为一株古老苍劲的柳树,丝丝柳条迎风飘舞,十几只紫燕飞掠过,画坛云:“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第三幅为二号疗养门楼厅内屏风上的巨幅牡丹画《国色天香》。此画高2.5米,宽3.5米,是小古与马世治合作的巨画。画的中心位置为一大块奇石,上立一只锦鸡。右半部分为小古作的赵粉牡丹,迎风左倾;左半部分为马世治画的各色牡丹,左右呼应,共有二十多牡丹。此幅用小写意画法,通幅构图丰满,色彩艳丽,用笔娴熟,气韵生动,表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完成《花鸟画技法十三讲》修改稿。
年,春,带领美术班学生去菏泽参加牡丹会。
在南郊宾馆创作巨幅《菊花》《槐花双燕》,大众日报刊发。山东画报发表作品《牡丹》图。为纪念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四十周年,作《百花图》,题诗百花争艳百花园,风雨安然四十年。
夏,作《自叙吟》抒发心志。
王小古七十年代中期学生孙星池夏,大专美术班毕业,举办师生展览。创作《松柏常青》。秋,在山东美术馆举办个展。省画家于希宁,王企华,王天池,张彦青,于太昌,黑伯龙,魏启后,刘宝纯,郭志光,张登堂,尹延新、崔辉、秦胜洲、等参观展览。此次个人展牡丹画占80%,突出了他专攻美术的特色。其他花卉还有梅花、月季、樱桃、水仙、菊花、春兰、杜鹃、葡萄、桃李花、映山红、仙客来、山茶等,动物有鸡、猫、八哥,人物有李白、钟馗。可谓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展览作品有六尺整张写意彩色牡丹《都是新品种》,共画五种新品种牡丹,并题诗:“都是新品种,花师侍命名。画工忙不了,异彩又臻荣。”四尺整张写意彩色牡丹《一段曹州好情景》,画上部为几株牡丹,五、六朵各色的花盛开,花下石头旁,两只小猫在戏耍,左右呼应,天真可爱。四尺全张写意牡丹《安乐和平皆富贵》,画左上方为一花瓶,上插两朵带枝牡丹,右下方为十只鹌鹑,取十分平安之意。鹌鹑或飞、或跳,或啄食,或互相呼叫,姿态各异,十分生动。四尺全张彩色写意牡丹《五色牡丹云上栽》,画上红、黄、白、蓝、紫五种色牡丹,高插入云。
王小古教育学院美术班学生王启桓王小古教育学院美术班学生陈苏民花丛中白云缭绕。通幅充满浪漫主义情调。另外,还画了他晚年最拿手是的墨牡丹23幅,如《笔笔挥来意更真》、《人爱侬描摹牡丹》、《质朴昆山玉》、《代代朝朝画,牡丹》、《菏泽归来画兴浓》等。《前言》是这样介绍的:“小古同志热爱生活,师法造化。以画牡丹为例,自年以来,他曾七次下菏泽,以曹州牡丹为粉本,拟花写照不下千余帧,使他熟其性,取其骨,得其神,成为画牡丹的高手;他传统技巧娴熟,很注意出新,常借物抒情,使诗书画融为一体。每每落笔,别有新意。”大众日报发表省美协主席于希宁评价画展作品《雅俗共赏,引人入胜——王小古画展观后》》。10月,到山东艺术学院报到,工作调动到济南。
为庆祝党的十二大,创作《彩牡丹》。
冬,到沂河宾馆创作作品有:《云上牡丹》,约宽4米,高3.5米。《松柏八哥》,约高4米,宽3.5米。挂于餐厅的是4尺横幅工笔《沂河大桥写生》,挂在走廊的4尺横幅有《荷花》、《紫藤》、《凌霄》、《樱花牡丹》等。
12月6日,心肌梗塞突然发作,医院抢救。19日病情恶化,在医院去世。享年67岁。12月24日,在临沂教师进修学院隆重举行追悼会。
年,江苏灌南县成立王小古艺术研究会。年,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王小古画集》。
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了《王小古书画集》。
年,女儿王钱潮提供资料,张鹏编著《牡丹绝响》介绍王小古艺术成就和生平。
年,山东省文联主席潘鲁生在《以花写人》评论中,提到:笔者曾在年师从俞至贞、康师尧、王小古诸先生学习花鸟画,虽然没有学到真髓,但感悟到了大家们创作的激情,这也一直影响我喜欢花鸟画创作的情缘。自己在临摹古人绘画的同时,更觉着当下画家文化修养的缺失和浮躁,承继传统不是空泛的模仿,而是以此作为创新的重要基础,进行借古开今的艺术创造。
年,临沂大学成立王小古艺术有研究会。日照画院院长、美协主席,政协副主席马世治任会长。
年,夏,王小古艺术馆在临沂大学开馆。中国美协理事朱全增回忆教学,访谈文《传承经典,风范永存》。山东省美协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张志民撰文《大哉,小古》。
根据以上我(王小古)的学画经过,可以总结出以下学习方法:
第一是:落实在“画”字上,学画就得多画,“画”就是为练功,熟练了,手能听使换。
第二是:落实在“看”字上,学画就得多看画。多看别人的画,多看求理解,是为了练“脑”,脑子里的东西多了,“脑”子才能听使唤。
第三是:落实在“写生”上,写生的方法,是学画的关键。因为写生,是要紧紧与生活实践联系到一起的。近几年来,我见到不少学国画的青年同志,不去写生,专门临摹,并且用拷贝的办法去临摹,连“知其然”都达不到,又哪能达到“知其所以然”呢?
第四是:落实在“对文艺的全面发展”上,不能单纯学画。此外,什么文学、历史、音乐、体育,以及书法、诗词、金石等,什么都不爱好,什么都不学。那么,肯定地也学不好画。我常对学画的青年说:“写红楼梦的曹雪芹,不仅会写小说,连做饭做菜,行医看病,甚至作画糊风筝,会办的事情很多,而且很精。否则也写不出好书来。”
第五是:落实在“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我见过不少的学画青年,每接触一幅别人的画时,就这里也不好,那里也不好,至于优点就说不出来了。我认为这是关系到学习态度的问题。这里当然不是有意的打击别人,起码是为了表现自己有眼力,有水平。自己画点东西往往自己欣赏,确实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了。因此,结果自己也提不高。
我觉得,要使自己作品提高快,必须在接触别人作品时,先看优点,多找优点,而能把很多人的优点,努力变成自己的东西,提高是会很快的。至于别人作品的缺点,也要看出来,但不能大惊小怪。事实是这样。我自己知道,我画了五十多年的画子,说实在的,使我自己完全满意的,几乎一幅也没有。因为,只有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是永不满足的,才能求得不断地提高。
第六是:要落实在“追求事物的神态”上,但还必须懂得“以形求神”、“形神兼备”。未有无形而有神的。古人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句话的实质,还是在于“似”。不可把“不似”看成是主要的。当然,古代有些人,现在或者还有个别人,作画不求形似,故弄玄虚,那是自欺欺人。
第七是:要落实在“正确对待古人作品”上,古代就是古代嘛!有他们时代的局限性,科学不如现代。有些东西是雏形的时候,若说是有历史保存价值,那是毫无疑义的。至于说高级到什么程度,或比现代的作品还好,就很不符合事实了。我认为齐白石的草虫,比古人画的高得多。今后还会有比齐老水平更高的。这是自然规律,不可否认。总之,还是要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精神,去看待这个问题,那就是“留精去粕”批判性的接受古人的遗产。
第八是:要落实在“熟”字上。俗语所谓“熟能生巧”。诚然“熟”就是功夫,但须注意的,不要因熟而率,最好是“手愈熟而画愈生”,也就是愈熟练愈求深入。达到能在极其熟练的笔墨中,表现出事物的最细微最本质的东西来。至于轻率涂抹而成的东西,总是不能达到艺术要求的。
总上八条,归纳为:学传统,师造化,多行路,广交流,苦下功夫,永远虚心,全面发展。
右一王开端,右二,商开栋王小古艺术馆捐赠多幅速写稿的曹潤生马世治作品马世治作品孙星池作品大哉小古齐鲁画坛著名画家王小古先生(年—年),原名崇古,江苏灌南县人。生前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山东分会常务理事。王小古先生是一位勤劳的园丁,是解惑、授业的艺术传道者。他长期从事教学、创作和著述工作;他平易近人、诲人不倦,扎根沂蒙老区,辛勤为国家培养人才;他信奉“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他坚持写生,深入社会,了解人民的精神需要、满足人民的审美愿望,使自己的作品真正与群众与社会有了共同语言,赢得民众广泛好评。他的艺术成就将产生越来越深远的社会影响。王小古先生擅长花鸟画,尤精画牡丹,工而能雅、艳而不俗、气韵生动,有迎风承露之姿;偶作山水、人物,皆能得心应手、精妙传神;他的书法、篆刻不让时贤,为其画名所掩;他博通文史,每画必题,融诗于画,为画增辉。他的作品色墨并重、变化精微,在立意、构图诸方面刻意创新、别开生面。他应邀分别于年和年两次为人民大会堂作画,对中国画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王小古先生与李可染、李苦禅、王天池、王雪涛及关友声、黑伯龙、于希宁等画坛名家交往甚多,深得文人画精髓,在文脉传承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年王小古先生在山东美术馆举办展览时,我正在山东艺术学院上学,画展极为成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记忆犹新。王小古先生不愧为20世纪齐鲁画坛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教书育人、身正为范,追寻人品、学品、画品相统一的艺术宗旨,丰富了中国画艺术教育事业的视野和内涵,集中展现了一代大家的风范,德艺双馨,为后学之表率。他的艺术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学习、借鉴的珍贵教材。大哉小古!
二零一三年夏于济南
张志民(张大石头)
山东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