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disease/a_8813130.html大家年宵花都买了嘛~前段时间给大家安利了几种永远热搜的年宵花(还没买的戳蓝字回顾),其中说到了水仙。水仙大家都很熟悉,但越熟悉越是容易被遗忘,想起来,写花花这么多年,芍药居然没有单独写过水仙!罪过~正巧这两天窗台上供着的水仙开花了,决定来写一写这位小仙女~{芍药姑娘Vol.}x
凌波仙子
清水一碟,卵石几,百花凋零之际水仙开花了。说起水仙,一方面它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高雅圣洁,另一方面又不免会想起那个关于「自恋狂」的希腊神话:美少年纳西瑟斯在水中看到自己的绝世容颜,从此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就这样在池塘边死去并化作了一株水仙。所以,在西方的文化里,水仙的花语是「自恋」。不过,水仙背后的故事可没那么简单,希腊神话中的水仙与中国水仙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品种。中国水仙不是自恋狂,它更像一个遗世独立的仙女:亭亭玉立于清波之上,冰肌玉骨,清香宜人。水仙虽然是我国传统名花,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但它并不是本土植物,而是在唐朝时由意大利传入。它属于石蒜科水仙属,水仙属的植物很多,已知的就有多种。我们常见的中国水仙,有单瓣和重瓣之分。单瓣者六瓣白花,中间有金色的副冠,形如杯盏;重瓣者花瓣重叠繁复,没有明显的副冠,而是卷成一簇下端轻黄上端淡白。单瓣重瓣洋水仙别名又叫黄水仙,但颜色不止黄色一种,花冠华丽硕大,在西欧的花园里,黄水仙是足以跟郁金香媲美的花。△图片来源:pixabay人们称它为「花园之眼」,山水寂寥之时,她是隆冬里第一批睁开眼开花的植物,这哪里像眼里只有自己的自恋狂啊~△图片来源:电影《大鱼》截图除此之外,这两年在园艺中,还流行一种围裙水仙,花瓣纤细,副冠如蓬蓬裙~△图片来源:微博米猫CAT但不管是哪种水仙,都有毒,千万不要将不开花的水仙当成蒜炒腊肉了对于中国人来说,如果只是区别水仙的品种、种植观赏,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一千多年来,水仙被视为超凡脱俗的象征,与兰花、菊花、菖蒲并列为花中「四雅」,又与梅花、茶花、迎春花并列为雪中「四友」。人们为它写诗、作画,用它庆贺新年,作岁朝清供的年花。可以说,水仙的美,中国人最懂。△《腊梅水仙图》局部,明代,仇英起名中国古代的文人喜欢一件东西,就会给它起许多雅号,水仙就有许多美丽的名字。水仙之美,未开口就觉芬芳,先说水仙本名,水中仙子,娉娉婷婷,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之韵。一曰金盏银台,即单瓣水仙,白色花瓣黄色副冠,恰如银台托着金盏,盈盈仙骨。一曰玉玲珑,即重瓣水仙,层层叠叠,洁白如玉。又有雅蒜、雅客之称,因水仙球根与大蒜相似,故六朝时称「雅蒜」;元朝《三柳轩杂识》,又将水仙为花中之「雅客」。水仙茎叶青翠细长,花如仙女的裙摆,花枝临于水上,随风摇曳,宛如仙子凌波御风而行,故世人称水仙为凌波仙子。「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有人认为曹植笔下的洛神与水仙气质相似,水仙又有一个名字叫做「洛神香妃」。除此之外,水仙还有很多雅号,栗玉花、雪中花、汉滨仙女、素娥青女……每一个名字都寄托了人们对水仙所有美好的想象。写诗古代诗人对水仙的爱,可以说仅此于兰。北宋黄庭坚爱极了水仙。56岁那年,黄庭坚前往湖北荆州,好友王充道将水仙花作为赠别之礼送他,黄为之吟诗:「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后来,他写在《与李叔端帖》里写下了一个美好的片段:「数日来,骤暖,瑞香、水仙、红梅皆开。明窗几净,花气撩人,似少年都下梦也。」瑞香、水仙、红梅的香气啊,好像少年的京城梦。清朝文人李渔更是爱水仙如命。《闲情偶记》里说,丙午年的春天,李渔穷困潦倒,无富余钱财过年,水仙开花时,无钱购买。家人劝他算了吧,可他说:「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于是,家人只好当了钗环买水仙。另一水仙死忠粉杨万里,可比李渔要幸运得多,买水仙、赏水仙自然不再话下,单单是为水仙作的诗就有9首,「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水仙的风姿给了诗人无数的灵感,但更可贵的是它清妙外表下的高洁灵魂,「清香可压荼蘼,拒寒不输梅花。」插花水仙插花,是不分阶级,人人都能欣赏的美,是世间少有的雅俗共赏。文人爱它气韵风雅,插于案头,翠色的枝条柔鲜丽,六瓣鹅黄素衣可亲,远远望去,如仙子玉立于清波之上。△图片来源:微博郭少静于一室之内,供一瓶水仙,写文作画,一呼一吸之间,尽是水仙的清雅。△图片来源:微博郭少静寻常百姓家里的水仙,没有那么多讲究,种水仙、插水仙,只图一个好兆头。小时候,每到冬天爷爷都会买一盆水仙,我每天盯着盆中的那头「蒜」,问爷爷:「水仙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开?」爷爷总是回答:「过年就开了。」后来,爷爷不在了,过年时插一瓶水仙却成了家里的传统。水仙花开时,便是过年了,过年,人就要团圆了,水仙花在过年还象征着思念、团圆。水仙花谐音「谁先发」,又因为有仙字,比较吉利。过年时一盆水仙,娇羞的垂下花盏,与红红火火的春节,居然意外的和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汪曾祺在《岁朝清供》里说:「水仙、腊梅、天竹,是取其颜色鲜丽。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李渔说:没有水仙,这年不过也罢~年夜饭好吃,水仙更妙,不论尘世是好是坏,希望心中常常盛开着一株水仙,就算人生遭遇凛冬,也总有一缕清香相伴。END除特殊标注外,本文图片来自Instagram如果你喜欢这篇内容,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到后台回复,按要求操作芍药本药
呐,送你一朵芍药fa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