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雀斑医院 http://m.39.net/pf/a_8714325.html
扶贫协作果满枝头
——来自“建德市-岑巩县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火热镜头
“我在‘柚稻炊烟山庄’当服务员已有大半年了,比干农活轻松多了。山庄按月付工资元,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真的太好了。”贫困户何洪碧显得十分开心。 何洪碧说起的“柚稻炊烟山庄”,是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的“集体产业”。该山庄以“农家乐+党支部+贫困户”模式运营,惠及贫困户户人。“山庄第一年以30万元的租金出租承包经营权,并按15%的标准逐年上浮租金,我们将中寨、面溪所得入股分红资金按‘六四分成’,60%用于解决本村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困难,40%注入村集体经济。”周坪村党支部副书记杨代军告诉记者。从1月开业以来,山庄已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营业额突破万元。 一花引得百花开。如今,周坪村又先后办起了翠绿山庄、盛世庄园两家农家乐和1家民俗客栈。 这样的变化,始于5年前国务院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杭州和黔东南州牵起了千里之缘,而杭州市建德市和黔东南州岑巩县结成了“亲戚”。一笔笔民生援助资金、一个个民生协作项目,让当地群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也把两地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今年年初,抢抓东西部协作战略机遇,岑巩县乘势出台实施《建德市岑巩县东西部扶贫协作三年行动计划(-年)》《岑巩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调度机制》等文件,进一步深化了产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使得各乡镇产业之花灿烂绽开。真心帮扶,西红花在千亩大坝绽放“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要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了,才能帮助乡亲寻求到致富的好路子。”9月29日,岑巩县副县长、脱贫攻坚指挥部执行指挥长杨琼接受采访时说道。该县按照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增收,抓好东西部协作机遇,做强做优产业,强化利益联结,让贫困群众如期实现脱贫。 走进羊桥乡祝坝村千亩大坝,在西红花培育基地,整齐的西红花种球冒出乳白色的嫩芽,鲜活的小生命惹人喜爱,一派欣欣向荣。西红花又名藏红花,是一种名贵的药用植物,誉为“红色金子”,亩产值达1.5至2万元,是一个前景向好的致富产业。 今年6月来,该县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良好时机,在羊桥乡祝坝村引进建德市三都镇根发西红花专业合作社到羊桥乡发展新型产业,种植50亩西红花,其中,带动农户(含贫困户)自种10亩,并成立了祝发西红花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在祝坝村、蓑衣村进行种植。项目前期总投资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万元,合作社自筹22万元,覆盖祝坝村、蓑衣村、龙统村、杨柳村贫困户户人。“目前,西红花种球已到室内培育一个月了,在技术人员的指导和管理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西红花种球长势很好,贫困户增收有望了。”祝坝村党支部书记吴斌向说,“即将进行花苗采收和球茎移栽。每年将实现纯利润6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户余人户均增收元以上,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 按照“合作社+农户(贫困户)+‘保底+分红’”的模式与贫困户进行利益联结,投资万元,种植西红花40亩,带动当地农户(含贫困户)自种10亩。预计明年5月见效后,可实现纯利润60余万元,带动当地贫困户余户多人,户均增收元以上。真诚结对,村村有了“脱贫产业” 平庄镇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夏秋攻势”的总体部署,狠抓东西部协作项目落地生根,加快实现“人人有脱贫门路,户户有增收项目,村村有特色产业”的目标,积极带领广大群众迈步脱贫致富路。 今年6月初,平庄镇以本土民营企业贵州苗岭黔菇菌业有限公司在后坪村发展茶树菇种植为平台,获建德市东西部扶贫协作专项资金万元支持茶树菇种植,以年度滚动方式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该镇按照对口帮扶资金不低于10%分成,贫困户每年获得10万元收益,贫困户年均增收元,人均增收元。 该公司投产以来,带动群众务工就业50人,其中,贫困户18人,每年按5个月用工高峰期计算,每人每月工资按元计算,每人每年实现劳务增收1.5万元。截至目前,公司生产茶树菇菌袋20万棒,年底预计生产万棒,年产值万元。 龙田镇依托都素村刘良军等养殖大户,将代店村、军屯村跨区域与都素村共同组建思州元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标准化蛋鸡养殖,辐射带动该镇总院、乐业、胡家、安坪4个村及贫困户发展蛋鸡养殖,项目覆盖贫困户多户余人。 采访得知,都素村农户冉永财,入股分红和务工每年增加收入60元,家庭人均纯收入从元提高到元;都素村农户田永德入股资金分红每年增加收入4元,家庭人均年收入从3元提高到元。真情付出,美丽乡村有了升级版 走进注溪镇周坪村柚稻炊烟山庄,热闹非凡,纷至沓来的游客,在这里悠闲钓鱼,漫步栈道,尝农家美味,品乡村风情。 说起柚稻炊烟山庄的产生,还得益于周坪村是州级“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村,该村距县城25公路。 今年以来,注溪镇瞄准农家乐这个旅游扶贫着力点,在“产销对接”上下足功夫,大力推广“农家乐+订单”模式,将该镇蔬菜、家禽、鱼类等农产品推荐到农家乐销售,贫困户发展的种植养殖产业优先。与此同时,当地借助东西部协作建德市对口帮扶资金万元,在“玩”字上下功夫,改善了柚稻炊烟山庄的基础设施,积极筹建游客精品水果采摘园种植葡萄32亩、草莓基地10亩,建室外游泳池1个和配备游船1艘。“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我们把村里的贫困户和剩余劳动力安排到周坪村农家乐务工,提供就业岗位有50余个。”周坪村党支部书记刘洪国说。周坪村党建花开农家乐,已然走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强村”带“弱村”、支部共建、抱团发展、贫困户利益联结的共同致富之路。“我们双方扶贫协作立足实际、依托优势,以短期靠就业、中期靠产业、长期靠教育的理念来统筹推进,仅今年就安排了三批20个协作项目,80%涉及到产业项目。我们很有信心在既定的时间内,携手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来自杭州建德市的援黔干部、岑巩县委副书记周友红信心满怀地说道。 精准扶贫数据显示,目前,全县建档立卡户户人,已脱贫户人,未脱贫户2.7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年的31.1%下降到13.45%,8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贫困乡镇发生率为零,68个贫困村,已出列贫困村13个,未出列贫困村55个。今年,该县力争实现1.56万人脱贫。 山海相牵,携手攻坚。在这方火热的土地上,必将弹奏出更加动听的美好乐章。
(周重新杨元彬)——摘自《贵州日报》
主管:中共岑巩县委宣传部
主办:岑巩县新闻中心岑巩县网信办
总策划:陈永祥
总监制:周仁维
执行总监:杨政权
本期编审:杨元彬
责任编辑:杨波
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