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那里比较好 http://www.xftobacco.com/
迁西栗蘑
舒展若珊瑚,清香媲玉兰。
相依追朽木,弥散伴云烟。
美味惊天宇,佳肴誉民间。
芬芳羞百卉,苦与论娇焉。
一、迁西栗蘑基本情况
有着70多万亩板栗资源,森林绿化率达62%的迁西县是全国休闲旅游示范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滦水之滨,是一个“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纯山区县。
提起迁西,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里盛产板栗,是著名的“中国板栗之乡”。迁西板栗品质优异,美味无双。其实,迁西不仅拥有板栗,更有独特的食用菌珍品——迁西栗蘑。一蓬蓬如鲜花一样绽放的食用菌,就是迁西栗蘑,迁西人科技创新结出的硕果。栗蘑因依栗树生长而得名,学名灰树花、贝叶多孔菌,日本、韩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称“舞茸”,是一种珍稀的食药两用真菌。夏秋之交,迁西的栗树下大多会生长出这种酷似莲花的蘑菇,闻之芳香四溢,食之脆嫩爽口,采集后可干鲜两用。因为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久煮不烂,永葆香脆的特点,能凉拼、热炒、蒸煮和做汤或馅,深受人们喜爱。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造就了迁西有着无可比拟的的自然生态条件,常年降水量—毫米,无霜期天,全年日照率60%;土壤以片麻岩为主,土层厚,微酸,富含铁、锰、钾、硒等矿物质。这里不仅是“中国栗蘑之乡”,而且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栗蘑生长的最佳适生区,是国内最大的栗蘑生产基地。
迁西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地理坐标:北纬39°57′15″-40°27′48″,东经°6′49″-°37′19″。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造就了这里不仅是迁西板栗优质生长区,更是迁西栗蘑最佳适生区。迁西是著名的“中国板栗之乡”,板栗栽培面积70多万亩,每年修剪下来的废弃板栗枝条有5亿多公斤,这是生产栗蘑菌袋的最佳主原料。
年,由迁西县食用菌研究所高级农艺师于田牵头,成立了迁西县栗蘑研究课题组,承担了河北省“八五”攻关课题《栗蘑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年开始小片区试验,栗蘑仿野生人工栽培获得成功;
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同年被国家科委列入“星火计划”,并推广到全国各地;
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年获国家开发新产品优秀奖;
年获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至今已有20多年栽培历史。
迁西栗蘑为木腐菌,每年的夏秋季节因野生于栗树根部周围而得名,是千年古栗树的精华,学名灰树花、贝叶多孔菌,日本、韩国等国家称舞茸,属珍稀食药两用真菌。在我国北方燕山山脉长城内外的板栗主产区较为常见,在黑龙江、云南、广西、福建、浙江等省份及日本、欧洲、美国等地有少量分布。其隶属于真菌界,真菌门(担子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担子菌纲),司担子菌亚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目),多孔菌科,树花菌属。另外,栗蘑主要别名还有莲花菇(福建)、栗子蘑(河北)、云蕈(浙江)、千佛菌(四川)、舞茸(日本)、林鸡(美国),拉丁文学名(Griflolafrondosa),英文名(Maitake)。
栗蘑是世界上新近人工驯化的一种优良的食、药两用真菌。其子实体肉质,短柄,呈珊瑚状分枝,末端生扇形至匙形菌盖,重叠成丛,大的丛宽40~60厘米,重十几公斤,最大重达20多公斤;菌盖直径2~7厘米,灰色至浅褐色,有反射性条纹,边缘薄,内卷;菌肉白,厚2~7毫米;菌管长1~4毫米,管孔延生,孔面白色至淡黄色,管口多角形,平均每毫米1~3个;孢子无色,光滑,卵圆形至椭圆形;菌丝壁薄,分枝,有横隔,无锁状联合。
发展栗蘑产业已成为当地菇农增收主要经济来源,因覆土栽培栗蘑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全年出完菇后,废弃菌棒还可重新回收作为生产有机肥主要原料。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友好型、资源循环型、生态效益型的朝阳产业。迁西栗蘑其鲜品具有独特的香气,颜色灰黑,朵型美观,形似莲花,滋味鲜美;干品具有浓郁的芳香味,肉质嫩脆,味如鸡丝,脆似玉兰。闻之香气沁脾,食之脆嫩爽口,能凉拼、热炒、蒸煮、煲汤、做馅,是一种原生态绿色产品。迁西栗蘑具备全面而均衡的营养,并具有较强的保健和药用价值。《舞茸的神奇功效》一书记载和《今日早报》报道,栗蘑因其富含多糖、氨基酸、蛋白质、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种有益矿物质及维生素,可食药兼用。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减少胰岛素依赖,增强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有助于控制血糖,抑制脂肪细胞堆积,降低血压,而食物中的纤维素是目前公认的最具预防肠道癌发生的作用,被誉为“真菌之王”、“抗癌奇葩”。
为迅速把资源优势、技术优势转化为生产力,近几年,迁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栗蘑产业发展迅猛,已经得到国内外食用菌行业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