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其麟先生简介:
颜其麟,又称颜麒麟,生于年,诗人、著名辞赋家、书画家。现居深圳,原中华辞赋研究院院长。专集有《颜其麟赋集》、《颜其麟骈文集》。之外,尚有《古诗新魂》、《三峡诗汇》、等古诗集问世。
浅谈颜赋的思想艺术成就
——喜读颜其麟先生赋集兼评《郑州赋》
李刚太
赋,作为一种文体,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我国文坛上兴起的一种亦诗亦文、亦骈亦散的新文体。它滥觞于先秦,屈原、宋玉、荀卿始发其端;鼎盛于两汉,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直书其事,寓言写物”的大赋为主流,枚乘、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是其代表;流变于魏晋六朝,小赋、骈赋代替了大赋地位,曹植、王粲、潘岳、陆机、左思、庾信颇有佳绩;绵延于唐宋,演为律赋、文赋,王勃、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吴融、王安石、欧阳修、邵雍、苏轼又辟蹊径。到了明清,赋体文学暂趋式微,至于近代,及乎不传,似乎这一颇有争议的文学样式命定要寿终正寝。当代作家,也有一些以“赋”名篇的作品,其中如孙荪的《云赋》被选入中学教材,已经脍炙人口,但这些作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赋体文学,只是白话散文的一支流派而已。待当代辞赋大家颜其麟先生的作品问世,方知赋体文学不仅没有衰亡,而且仍然充满生机;不仅可以继承,而且尚能发展;不仅为封建时代歌功颂德所需要,而且能够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呐喊助威。颜其麟先生的赋作,上承汉代大赋,多以铺张扬厉的手法,主客问答的形式,对偶排比的句式,绮丽华美的辞章,赞颂社会主义新时代,讴歌祖国山川之美、人文之盛,既继承了正宗汉赋的文学成就,又对汉赋进行了变革和发展。这里,着重就颜赋对汉赋进行的变革和发展谈一谈颜赋的文学成就。
颜赋的文学成就,首先在于其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作者善考据而尤重考察,作品善铺陈而尤重实录,亦赋亦史,亦颂亦风,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反映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本质特征。其思想内容的真实性、广泛性,先进性、深刻性,使历代赋家不可望其项背。
封建社会的词章学家所推崇的汉赋,以枚乘、司马相如、杨雄、以至于班固、张衡等人所创作的那些描写宫苑、畋猎、都邑等内容的大赋,为中国赋体文学的正宗。作为一代文学的代表,汉赋是伴随着汉帝国的繁荣强盛为了“润色鸿业”(班固《两都赋序》)应运而生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特色,极大地丰富了文学语汇,促进了我国文学观念的形成。然而,如《子虚》、《上林》、《甘泉》、《羽猎》、《两都》、《二京》这些大赋,虽然也反映时代风貌,但却未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本质,其思想内容主要是歌颂帝王的功业和帝国的声威,表现了较多的局限性。它长于铺陈排比,却往往流于空洞,甚至浮夸失真。故前人(其中包括某些辞赋作家本身)对汉大赋的缺点有所觉察,刘勰评价汉赋为“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贵风轨,莫益劝戒”,杨雄晚年认为写赋“欲以风”却“劝而不止”,“于是辍而不为”。西晋的挚虞《文章流别论》论及汉赋时说:“假象过大,则与类相远;逸辞过壮,则与事相违;辨言过理,则与义相失;丽靡过美,则与情相悖。”左思认为:“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非本非实,览者奚信?”。“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征。且夫玉卮无当,虽宝不用;侈言无验,虽丽非经。”
而当代辞赋大家颜其麟先生,以赋家之手秉史家之笔,铺陈渲染而无浮言虚夸,使其作品真正成为了“时代的一面镜子”。在《香港赋》中,作者以大量篇幅痛陈了香港沦为殖民地的惨痛历史,记述了人民的灾难和抗争,讽谕鞭挞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以及封建帝王和旧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又在结尾讴歌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英明决策,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百年国耻,一朝得雪”的狂喜,大书特书了香港回归这一世纪主题。《三峡赋》中,作者以记游体描摹了既惊心动魄又风光无限的三峡山川之美,同时也歌颂了“又桔城,又电城,又葛州坝,又三斗坪”这一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以及“百万移民居雄阁,数十新城择美陬”的景象,洋溢着人民积极参与的热情和欢欣。《江西宾馆赋》避免了汉大赋靡丽过美的偏失,赋中所言之人、事、物皆有所据,有夸饰但不虚美。《郑州赋》在描摹了郑州山川之美、人文之盛之后,又以浓墨重彩讴歌了刘邓大军解放郑州、毛泽东四十七次视察郑州的历史,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新郑州的前进步伐,讴歌了改革开放给郑州带来的繁荣昌盛:“迈开放之步”、“倡改革之声”、“东西南北,千车驰骤;春夏秋冬,百业飞腾”、“彼四廛之紫陌兮,人潮翻涌;彼十省之通衢兮,焕然一新。翠陌芳陌兮,虹桥凌空飞架;南环北环兮,云路极地延伸。接发列车於一时,不拘东西南北;乘坐飞机於每日,何限冬夏秋春。孙口黄河特大桥,获亚洲第二之美誉;货运列车编组站,享亚洲第一之殊荣。或曰‘全国第一市’,因商贸之额大;或曰“亚洲第一跨”,缘钢桥之距尊。大厦鳞次兮,画栋摩天而雕梁摘斗;宾馆栉比兮,琼楼伍霞而玉宇薄云。科技兴盛,五洲儒雅纷至沓来;商贸繁荣,四海豪商前迓后迎。外资商有七百企业,已堂堂名世;开发区兼六个功能,正楚楚诱人。”“郑人不满踌躇之志,近来又起驰骋之心。乘‘东引西进’之春风,驾领域拓宽之戎。‘三个代表’,已隆隆发轫;一代精英,又跃跃应征。”这些描写,生动而且真实,几乎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处非事实。
汉赋虽然常被论者斥为“虚词滥说”、“假象过大”,其实这种评论不无偏颇。据考据,具有代表性的《两都赋》、《二京赋》所摄入的材料,绝大部分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根据。到了西晋的左思,则更加注重作品的真实性,他甚至公开声称,他所创作的《三都赋》,“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风俗歌舞,则附其俗;魁梧长者,莫非其旧。”颜其麟先生创作的赋作,则更加注重实地考察、考订实录,力避虚词假象。他创作《三峡赋》,是他“往之泛舟抑或数十遭”、“仰瞻俯瞰静言思之”的产物。他创作《郑州赋》,曾八次莅临郑州,其中一次客居三月之久,考察了郑州的角角落落,详读了郑州的古今方志,听取了方方面面的评论。所以他笔下的郑州,有血有肉,丰满充实,将郑州历史与现状的主脉大事囊括无遗,绝无“繁华损枝,膏腴害骨”(刘勰《文心雕龙》)之憾。《郑州赋》写郑州之古,从10万年前的织机洞遗址,8千年前的裴李岗遗址,5千年前的有熊故都,至禹都阳城、商代都城、周代管城、春秋郑韩故城、汉代冶铁遗址,虎牢、鸿沟、官渡古战场,少林禅宗祖庭,杜甫白居易故里,宋代七帝八陵,所有重要史迹几乎全部涉及。写郑州之今,对现代化的城市建筑,开放式的城市公园,商家云集的二七广场,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凌空飞架的城市立交,独具风格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铁路、航空、邮电的枢纽地位,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被称作“亚洲第一跨”的郑州钢桥,开襟畅怀的黄河游览区,风景怡人的河滨公园、绿城广场,四季盛开的市花月季,等等等等,几乎全部给予礼赞。对于郑州被评为全国城市投资环境四十优、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中国优秀旅城市的荣誉,等等等等,几乎全部给予颂扬。所有这些,无一不是实录其事,考校详核,连郑籍人士也不禁叹为观止。
颜赋对汉赋的发展,还在于其艺术风格的成熟完美。创作以大赋为主,兼采骚赋、小赋、律赋、文赋之长,熔赋家诸多流派风格于一炉。以典雅的文言句式为主,又不露痕迹地融入现代语汇,亦骈亦散,亦文亦诗,声情并茂,酣畅淋漓,气势恢宏,剪裁得体,结构谨严,收放自如,给读者以心灵振撼和美的享受。
博采众长,形式多样,是颜赋艺术的一个重要成果。
汉代赋家,非常重视作品的艺术美。司马相如说:“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作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也。”文质并茂,经纬交错,宫商相谐,此是赋之形式美;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赋之气势美。然而,汉大赋多数作品,虽具有文采光华、结构宏伟和语汇丰富的特色,而一般特色,是缺少感情,缺少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喜用艰深的词句,生僻的文字,按类罗列,有些作品几乎成为类书,词虽丽而乏情,文虽新而少质,结构单一,形式板滞。到了后代出现的一些小赋、文赋,颇有清新之篇。颜其麟先生创作的赋,则能杂取前代辞赋流变的各种形式而挥洒自如。其作品多为洋洋数千言的大赋,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也有象《南榭赋》、《鄂州赋》、《丹阳赋》、《鳖赋》这些仅有数百字的小赋,小巧玲珑,耐人玩味。有些作品,如《江西宾馆赋》中“何佳木之葱茏兮,何奇卉之缤纷;何琼楼之华构兮,何玉宇之美轮”,又吸收了汉初骚体赋的风格。大多篇章,出语典雅,文采斐然,音调谐协,属对工巧,既有散体大赋挥洒自如之气度,又有骈赋、律赋公整、严谨之古雅。以词丽为质,但并未坠入辞艰深而意浮浅之泥淖。
对仗工巧,辞采华美,是颜赋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
作者学识宏富,具有娴熟地驾驭文言的能力,这在当代学者中似乎无人匹比。作品对仗工巧,用韵精当,整齐中有变化,排比中见流动,佳句联珠,美不胜收。如《黄山赋》写云:“或若高瞻:则云庭云阙依稀于云巘之上;或若俯瞰,则云涧云壑恍惚于云谷之间;或若平视,则云壁云崖濛瀧于云幔之际;或若远眺,则云帆云辂混沌于云湄之巅。”在两组对偶句中,从“高瞻”、“俯瞰”、“平视”、“远眺”四种视角观察黄山云世界的绮丽,一气连用十二个“云”字,又用“庭”、“阙”、“巘”、“涧”、“壑”、“谷”、“壁”、“崖”、“幔”、“帆”、“辂”、“湄”十二种事物比喻黄山云的形象,用“依稀”、“恍惚”、“濛瀧”、“混沌”四个近义词表现若梦若幻般的感受,其遣词造句的功力实在令人惊叹。如果说,这两组偶句稍显古奥,那么,在《郑州赋》里,作品直接以现代汉语词语骈比成文,则极其明快清新。《郑州赋》写嵩山旅游的特色:“比及登山游、风光游、宗教游、地质游、天文游、武术游、风情游、考古游、森林游等旅游范围,其细无内;天文学、考古学、生物学、建筑学、地质学、林业学、美术学、艺术学、宗教学等学科领域,其大无垠”,以现代学术术语融入偶句,而无拼凑之嫌、斧凿之痕,实在令人拍案叫绝。写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博物院之文物种种,古文明已示幽远;科技馆之硕果累累,新世纪又展鹏程。艺术宫之锦绣天地,任凭百花齐放;美术馆之缤纷世界,逗引百家争鸣。出版社旺,杂志社旺,报社尤其更旺,华章风起云涌,海陆百籁传吉语;广播台忙,电视台忙,舞台何尝不忙,金嗓山鸣海啸,乾坤万频送祥音”,以现代汉语语汇排比铺陈,语言精炼而不晦涩,对仗整齐而不板滞,音韵和谐,辞采华美,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感。颜赋作品既有古文之精粹,又有白话之鲜活,既接近于汉赋的原有风貌,又贴近于现代的生活实际,使古老的文学样式显现出了勃勃生机。
颜赋中的对偶,不仅限于句与句的对仗,而且有段与段的对仗,如《三峡赋》中有一长联:
千年兵燹压荆门,几缕缭绕狼烟,屡塞蜀楚咽喉。稽白起焚陵,查岑彭炷锁,溯王浚熔链,源陆逊烧营;以至步阐降晋,杨素克陈;仿佛逆亡顺昌,皆系之于火。然孰为英雄,孰为竖子,跻天然塔凝思,竟默无言语。盖千秋功罪,纵笔山墨海,使天案之牍,也难弹劾!问史界鸿儒,惟叹将相帝王,都付与黄沙埋骨。诉前朝废墟荒城,冷月悲茄,不尽长江呜咽水。
万叠壑山连蜀道,三座崔嵬雄闸,并作峡江輨轂。诵大夫立藻,听阏氏琵琶,读陆羽茶经,析郭璞雅注;再钦元和珠玑,嘉祐粉绘;依稀地灵人杰,悉汇诸斯邑。而谁是圣哲,谁是顽愚,登至喜亭瞑想,方微有准绳。夫万世荣辱,舍利梏名缰,取先忧后乐,亦易褒贬。访文坛耆贤,祗知诗词歌赋,终赢得青史流芳。咏此日平湖高峡,移山叱石,引来大坝紫金波。
用二百七十余字构成一副长联,而且联中有联,其驾驭语言的能力令人击节称奇。
感情充沛,声情并茂,是颜赋艺术的又一突出特点。
前面说过,汉大赋多数作品,一般缺点是缺少感情,而颜赋却能超越前人,做到文情并茂。《香港赋》写痛失国土的悲愤:“头颅之被宰割,骨髓之被敲吸,耻莫大于斯!辱莫大于斯!”则振臂扬眉,痛心疾首。写殖民者的贪得无厌:“原来饿虎不比鼹鼠,饮河何止满腹;馋狼亦非鷦鷯,巢林岂限一枝?”则拔剑投枪,义愤填膺。写占领者铁蹄下香港的雕敝:“万事顿踣,百业凋零。商不成市,民不聊生。数米而炊兮,以致灶生蛙,甑蒙尘;称薪而爨兮,索性樵其柱,炽其楹。逃亡路上,屡见凄惨之饿殍;流落途中,难数悲愤之冤魂”,则扼腕呜咽,长歌当哭。作品敢歌敢哭,敢怒敢骂,酣畅淋漓,激情澎湃,表达了作者拳拳爱国之心,引发了读者同声相应的共鸣。《郑州赋》写旧时代黄河为患时则饱蘸深情:“未至黄河而心悸,兀自叹惋而感伤:河决大殃,孰不惶惶!恶波浊浪,豹凶狼狂。沉活人於泥淖,漂僵尸於汪洋。商贾不通,欲沽无从;谷粟尽绝,欲饱无粮。舟楫覆没於河底,骨骸坠落於何方,乃千年之迷茫者也。”特别对于蒋介石“蓄意扒开花园口”一事则极尽鞭挞,指出其“乃往昔之恶极”,切齿铭心。《郑州赋》写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黄河治理的有哪些白癜风医院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