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青州市住建局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工作是否做到群众心坎上为标准,聚焦主责主业,坚持问题导向,从民生工程建设、城市精细管理等入手,务实创新举措,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是保障城市防洪和排涝功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该市住建局全面开展城市排水系统改造,推进城区雨污分流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排水主动脉,加快补齐城市排水设施短板。
在尧王山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开挖、修整、垫层、下管、回填施工。该工程西起昭德路,东至仙客来路,增设雨水主管道和支管网米。为确保工程早日完工,住建局工程包靠人员靠在施工一线,调度施工企业上足人力物力,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班加点,有序推进工程施工进度,确保群众早日受益。“目前,正在进行朱兴路以西段雨水管道的开槽、下管、回填工作。工程完工后将收集玉竹路、朱兴路等4条道路的雨水,极大地缓解片区道路积水问题,提高城区排水防涝能力,方便群众出行。”住建局城建科负责人刘勇说。
据悉,结合今年城建计划,该市将组织实施龙山路东段雨污水管网工程、富民路污水工程等8条道路雨污分流工程,计划投资万元,建设雨污分流管网约14公里。
道路积水、井盖缺失、有路无灯、路面破损等看似小事,但实实在在的影响了市民出行。住建局聚焦影响群众出行的基础设施不精细问题,加快城市精致改造,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晚上九点,在海岱路积水点改造现场,工人、机械开足马力,在基坑中进行沟槽开挖和雨水管网铺设,确保24小时内工程全部完工。针对群众反映的道路积水点问题,住建局主动出击,靠前服务,组织人员加大对积水点的排查力度,根据排查结果,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对11处积水点进行集中改造,通过铺设管网、增设排水篦子、沥青罩面等措施逐一改造,提升城市防汛排涝能力,方便市民出行。为不影响市民日常出行,住建局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调整施工时间,利用夜间车流量较小的时段赶进度。目前,王桑路口、瓜市路口、圣水路口等11处积水点已全部改造完成,进一步提高了道路排水能力。
今年来,通过大力实施积水点整治、人行道改造、交通堵点治理、平交道口改造、窨井盖整治、亮化提升、破损路面维修等“微改造”工程,全市先后完成昭德北路、驼山路等10条主路面、慢车道、人行道等维修改造平方米,让市民出行更顺畅、更舒心。
在市政设施养护中,住建局还积极推广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进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减少工程施工对市民出行造成的影响。
在衡王府路维修工程现场,住建局正组织施工企业采用非开挖处治技术对该路段进行维修,非开挖处治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避免路面“开膛破肚”式维修等优势,这种新技术在全市是首次使用。“在不破坏原路面整体结构的前提下,采用以钻孔为主的微创工艺,每隔1.2米左右钻一个80厘米的深孔,然后注浆加固,最后进行整体铣刨罩面,这比以前传统的养护方式能缩短40多天的工期,还能最大程度减少道路封闭施工引起的交通拥堵”。住建局数字城管中心副主任张振广说。(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石如宽通讯员唐霞蒋其龙刘芳芳报道)
本文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