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石蛙养殖池的建设

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

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1.1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1.2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2.1种蛙池

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1米,池内水深10~15厘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2.2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

2.3蝌蚪池

面积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10~3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蝌蚪池比较特殊,要适合蝌蚪生长、排污,也要做好变态幼蛙的登陆工作,不然会导致幼蛙不能及时登陆而造成大批死亡。锅底形池子适合蝌蚪变态时及时登陆,方便池子清理(推荐)

2.4幼蛙池

?面积4~6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幼蛙池宜多建几个,以便在培育过程中,按大小分级养殖,防止大蛙吞食小蛙。

2.5成蛙池

养殖克以上的商品蛙,成蛙池结构应简单为宜。一般采取大池水沟形式养殖,面积大约为60-平方米,水深一般为10-20厘米,水陆比1:2。长流水,循环不息,使池子保持水质清晰,容氧充足,水温稳定,有利于蛙的健康成长。池中设鹅卵石,水沟,石穴,栽种常绿水草等。

2.6观察池

用于观察各类蝌蚪石蛙的病情变化与治疗情况。观察池应和养殖池隔开,以免感染健康石蛙。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

石蛙池子建设,因地制宜,不要死搬硬套。

注意以下几点:1、适合生长,控制成本,养殖效率高;2、防逃,防鸟,防蛇,防鼠,防洪涝;3、周围环境安静,源头山泉水丰富;4、交通方便,便于运输、建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kelaia.com/xlbc/8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