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专科医院哪家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79941.html
我的养花简史
秋石
要说我喜欢养点儿花花草草,那可还真有历史了。
我的同行教授和学校同事,好几位见面时说过差不多一样的话:你的花养的可真好,看得出是真爱啊。有的朋友甚至每每以“园丁”、“匠心”赞我。我觉得,这是对我很大的表扬。
有一天看篇文章,作者说他一直坚持在养花,我不大认同这种说法。因为凡说“坚持”,大约是心存执念而着眼于事功,从过程来讲,其实是含有一种不太情愿、不得已而为之的情绪。种点儿花花草草,固然得有实际的体力付出,但在我更多是一种精神活动,一种玩儿的过程,一种悠闲养心的享受。
书房里的水仙花
一
人类的性情差异或许在娘胎里就注定了。就像我做梦比较多,而有一位同事竟说他从来没有做过梦,不知道做梦是一种什么感受。但人的性情受环境的影响可能更大。我想我爱养花,与我长期在乡村生活不无关系。老爷子自然是没有“审美”的概念,可他热衷于风水如何如何啊。往大了说,这里面其实就有一个“好看”的问题。风水虽有一些传统的说道,但总体上无非是强调阴阳“协调”或者说环境“谐和”。在屋后种些高大的树,东西厢房种些竹子、红杉,门前的桃树便成了点缀。
我与老屋同岁,建房的时候我刚好出生不久。恰逢新房子新屋场的风水形成阶段,自然会看到大人们在门前屋后挖过来栽过去的。事实上,我和这些树是同步一起长大。所谓“前有照后有靠”,父亲很得意他对房屋的选址和环境营造。前些年腿脚好的时候,还领着我房前屋后的回忆当年呢。西边有一棵浑身长刺的冬青树,半个世纪才歪歪扭扭地长了两人高,小碗口粗。老爷子说城里有人出高价想买了去,他坚决不肯,因为这树是镇妖驱邪聚气保平安的呢!
曾经老屋门前的月季
父亲在房前屋后的这些种植,可能从整体的方面影响到我喜欢栽啊种啊什么的。
还记得东屋上坡路边,有一棵高大的槐树,开花的时候有香甜的味道。坡路左侧是一个“塌巴”(地势窝着的小块平地),“塌巴”沿沟有一排窝竹,间以三四棵芙蓉花。那时不知道这花有这么好听的名字,直到工作了才晓得成都又叫“蓉城”,湖南还有“金芙蓉”。那时我们都叫它“麻花”,当然不是吃的麻花,是它的树皮泡过之后可以制麻,白白的,能撕成细细的麻线。这种“麻花”大朵大朵的,白里透红,结出的果子活像一个小“擂(四声)子”(形如磨子的木制农具,专门用于磨去谷物壳皮),齿齿相对,是小伙伴们的玩具。“塌巴”的北侧有棵杏树,熟透了的时候一点也不酸,之后再没有遇到过比那更好吃的杏儿了。东屋沟边上有几棵茶树和一垅葵花。高高的枝杆顶着个黄边黑底的大花盘,每天随太阳的起落悄悄地转个不停,“向日葵”,好阳光的性格!老屋大门口有几树桃花,这是主旋律。但和我们关于桃花的印象大约有些不同,因为种了很多年,它们中有两棵已经长成了大树,少说也有三人高。我爬到高高的树杈上,将桃子统统摘下来,吃不完,就请乡亲们帮着吃,我直顾砸我的桃仁,我要用桃仁卖的钱去买娃娃书,那时我攒过一整箱的娃娃书,还妥妥地藏在楼板上。
二
而母亲的影响就很具像,很微观,也更接近于我们的生活。那时候,我们家的菜园子是东边的一块地形窄长而地势偏高的坡地,大概这样的田垅才不会窝水烂根。可能是母亲在菜园子里年复一年的播种、浇水和收获,身临其境的我便对一种植物的生长变化有了切实的有质感的印象。
阳台上种的西红柿
一棵苗怎么就能开花结果了呢,还那么的好看。好奇。还记得小时候大人出的谜语:“一棵树,矮又矮,上面结个红奶奶”,谜底是辣椒。“一根树,矮锉锉,上面结个猪油坨”,这是说棉花……。那低矮的茄子树上挂着黑得发亮的果实,那些青油油的辣椒从开出小白花直到你弯腰一看,已是红彤彤的一片。还有缠绕在杉树上的南瓜藤和大朵的南瓜花,吊在架子上的黄瓜藤和小黄花。城里的孩子大约会奇怪,为什么黄瓜不黄反倒是青绿的呢?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在门前杉树下学着大人种了棵辣椒苗,还真的就种活了,于是天天地盼着,希望它能结出一些“红奶奶”。终于等不得了,便从园子里摘俩辣椒,一青一红,绑在上面,还诳大人说“我的辣椒结果了”。那一幕我印象极深。在部队探亲回来的大哥(长我10岁)看到后,先是大笑,然后告诉我:“当真结出的果实挂的时候才长,这个叫移花接木,过两天就会蔫的”。于是我在心里暗自想着,下次我一定要真的种出辣椒来。至今,我还偏爱种一些可以结果的植物。前些时,阳台上的海棠花正旺。封闭的阳台没有蜜蜂传粉,我就拿支软毛笔,在花朵上相互扫一扫,希望结出些好看的小海棠果子来。
阳台上种的月季花
其实,大哥就是个爱种花养草的人。无论是在自家的小楼屋顶,还是在房间的阳台上、沙发边,时常都能看到他精心培植的大盆杜鹃和月季之类,有他的地方总是显得生机勃勃。他在老屋门前屋后也种了一些花草,桃树、桂花、月季,还有从外地引种的杨梅等。他刚走了的那几天,我们走进浙江台州他的住处,眼前一切都是那么洁净明亮。外间客厅,黑色的花岗石窗台上,是几盆他种的花草,盆不大,里面还放着他爬山时捡回的小石头。侄子深知这是他老爸生前的心爱之物,于是从遥远的他乡带回了他爸的笔记本和一盆花……
三
我真正开始养花要从大学毕业后说起。年秋,租住在徐家棚的一处两层私宅里。南北向,两间,铁栏杆。令我中意的是南北都有阳台,南边的阳台还算宽,不仅可以放下我当时最值钱的家当——“荷花”牌洗衣机,还可以放几盆小花。具体养的什么,已记不大清楚了。
大约年初,系主任方先生特别将我弄回学校,系党务办公室一隔两半,其中一半给我居住。方先生是巴西史专家,不苟言笑,令人敬畏,工作前从无交流。我只记得大学时他给我们讲过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讲摩尔根。我工作后,老爷子从美国回,又亲点我当他的系主任助理,并协助张锡璇先生张罗档案专业的事情。我一直不太明白方先生青眼待我的原因。这也是我事业生涯中最为感念的两位恩师。就在方先生安排的这半间房子里,记得当时的冰箱顶上放了个桐油漆过的竹编浅盘子,水养着矮种的康乃馨。狭窄的北边窗台上,土钵子里长着结了果的草莓。那时我的同事小彭、吴昕他们喜欢过来抱我儿子玩,照相的时候,我就拿这康乃馨给他们当背景。
荇菜(一叶莲)
后来搬到“十六家”(一栋可住十六户人家的两层红砖楼),里外两间,单独的小厨房。在外间的沙发边上,我养了一盆马蹄莲,长得很高,大朵洁白的花旋转着,高低的错落,很有姿态。墙上衬着著名书法家曹立庵先生的“莺歌燕舞”几个字,很配。那时只要有人来做客,总爱站在那儿照个相,还挺像个样子。只是有一天,几个邻居家孩子跑进来,其中一个叫“格格”的小丫头冷不防将几朵马蹄莲给摘了去,让我好生心疼了一阵子。外面的围墙边上,我点了丝瓜,还弄些棍子支起了架子,长得绿荫荫的一片,衬着俏皮的黄花。
年种的丝瓜
年,我们搬到了靠近沙湖的五区新房,二楼,错层,房子有一百多平米。在做防盗网的时候,我特意交待师傅设计了铁花架,还在客厅靠南向阳的地方搞了一个有背景墙的花台。这个时候花种的多,却成功的少,因为客厅的阳光实在是太差劲。好在书房和卧室的护窗网上阳光还好,我便种了铁树、牵年花和金边吊兰等等。我总是异想天开,还将阳台上开花后结出果实的小辣椒、小桃树移到客厅的茶几上。
年我们搬到现在的房子,这儿倒是太适合我种花养草了。一致朝南的房间,阳光很充足。除了阳台,几个窗台都是我的自留地。为了暑期花草有荫,又特意在阳台上装了粗实的帘布,否则真没有几盆花可以过得了夏天。刚搬过来那阵子,很多花总是叶片变黄以致无疾而终,阳光、水份都不成问题,肯定是缺氧。于是又给阳台装了纱窗,拉开玻璃,开出好几扇透气口。多了新鲜的空气,看得见,阳台上的花一天比一天精神了。
四
偶尔,我也搞点儿阳台实验,譬如那个让我肠子都悔青了的“安慕希实验”。大家都知道,酸奶呼拉一阵子过后,感觉有却再也吸不出来,盒子里往往会残留不少。这多浪费,我的花儿们可正少营养呢。于是,将酸奶盒装进水,晃荡晃荡,立马是一瓶稀释的酸奶。放三五天,倒入花盆,再用铲子掩上土。心想这下该花繁叶肥了吧?结果呢,好几盆花就这样活活的被我给“营养”死了。原来是,酸奶还在发酵期,把花根给烧掉了。有时朋友送来两盆玫瑰或者兰草什么的,我便视为掌上明珠,可没过多久,也因浇水太多而烂了根。
根太重要,根烂了,啥都会跟着烂。
客厅里开花的幸福树
花浇得太勤或者太饱也不行。可以说百分之八十的花,都是被我们给浇死的。人也不能多吃豪饮,这几年胃不好,更懂得多吃无益。据说杜甫就是牛肉给胀死的。我们的小学时代,老师大都喜欢布置忆苦思甜的作文,写得越悲惨越好。可班上有同学没有分清“饿”和“饱”两个字,结果就写出了“在那万恶的旧社会,我的奶奶被活活地饱死了”。这些花还真就是饱死的。
人若管不住自己的贪欲,迟早会被撑死。那些贪官胃口都太好。
五
养花也能增长些知识。弟子晓瑚在植物方面的科研机构工作,她的同事是种植方面的专家,可以时不时给我科普科普。有一位农业局工作的朋友,他告诉我,市场上的玫瑰其实都是月季,因此我在玫瑰园看到了玫瑰的果实。有的知识是因花而有经验或教训,比如关于花的生长和习性,时间长了便知兰草嫩叶黄,必是水多,而老叶黄则是口渴。看起来同类的花也有习性大不相同的,就像亲兄弟也可能性格迥异。仙人掌和昙花长相就差不多,估计也是近亲,可仙人掌忌水,而昙花却不。有的知识还能因花而集大成。譬如,同一种花往往会有好多种名字。我摘了些老屋门口的洗澡花(因为总是傍晚人们洗澡时开,还多有将洗澡水淋上去)果子种在阳台,开了,花形如喇叭,色彩如胭脂,果实酷肖小地雷,于是当我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