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井树观影团5月活动预告
1、《异星觉醒》上海华士达影城(徐汇店)2、《加勒比海盗5》上海华士达影城(徐汇店)
最早知道《提着心吊着胆》是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亚洲新人奖单元,当时这部电影挤在8部提名的中国影片中似乎很低调,毕竟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和文章的《陆垚知马俐》更为人熟悉。而提名最佳编剧的《提着心吊着胆》最后在奖项上也败给了印度电影《葬礼》。
不过这不妨碍这部通过好口碑传播的电影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上映后一路靠口碑发酵,也算创造了一个小小的票房逆袭。
《提着心吊着胆》讲着东北方言、玩转着叙事结构,走的是中国小成本喜剧最经济有效的路线。
从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开始,到杨庆的《夜·店》,到忻钰坤的《心迷宫》,再到曹保平的《追凶者也》,许多非大制作的电影证明,在编剧方面下硬功夫,把一个故事揉碎了从不同角度讲的方法,可以让新人导演一鸣惊人,可以使小成本喜剧上位成黑马。至少这个路线被证明至今依然是深受观众欢迎的。
首先影片的故事发生地依然是一个边远地区,这是此类影片比较喜欢设置的,似乎已经成其标配。相比繁华的都市,选择边远地区一个是因为那里更容易上演一些大城市无法上演的故事,
二是这些地区与其方言的结合往往更能出喜剧效果:
《疯狂的石头》自不必说,简直就是方言大杂烩:重庆话、四川话、天津话、河北话、河南话、东北话、云南话等等都有,
去年的《我不是王毛》也是用河南话全程制造啼笑皆非的故事,
《提着心吊着胆》则是东北话,即使是饰演女主马丽莲的江苏姑娘高叶也带着一股东北妞的泼辣味儿。
三是边远地区更具有一种神秘感,可以让这个现实题材的故事蒙上一层荒诞离奇的色彩。
上文讲了,多线索交叉讲述,采用章回结构叙事,环环相扣,这正是《提着心吊着胆》的最大特点。
导演选择用六个章节来多角度讲述故事,分别是:以“杨百万的愤怒”、“无人之境”、“戒指”、“怪尸记”、“如此约会”和“春去春又来”,以实现戏剧结构的上下前后互补,每个人物看似没有关联,实则都是这个网上的某个点,他们之间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同时,从观众的观影心理角度讲,这能给观众一个仿佛“我就是侦查者”的心理暗示,时刻吊着观众的胃口,带着观众慢慢拨开弥漫的大雾。
故事从杨百万的一个梦境开始,引出一系列连锁反应的事情,杨百万是一个“萎男”,与妻子性生活不和谐,碰巧妻子马丽莲又是一个泼辣的女人,直怼杨百万的生理缺陷,令他苦恼不堪。
顺便先说一句,最近几年许多国产电影也多多少少都涉及到“性无能”这个话题,比如《东北偏北》、《一句顶一万句》等,《提着心吊着胆》的男主杨百万也是一个性无能的男人。
能让人“无比坚挺”的独家秘方“春去春又来”
“性”是喜剧电影最常用的制造笑料的手段之一,《提着心吊着胆》在这方面拿捏得比较到位隐忍,杨百万在毕见效那的就诊场景就令人憋嘴捧腹。
但这种笑果的产生是通过人对性的“羞耻”心理制造出来的,说白了就是展示出了人人都懂却不会直接予人说的一些事情。当然,个人其实并不太喜欢国产电影老拿“性无能”做文章,似乎已陷入某种创作困境。
男人的不自信心理令杨百万对妻子产生了很强的猜忌心,以为妻子背着他偷荤,于是找到声称自己认识江湖一等杀手“小马哥”的神棍毕见效,哪知这毕见效就是一小贼,潜入杨百万家乘虚偷窃,被马丽莲发现扭打在一起。
慌乱中马丽莲躲进了轿车的后备箱,并报警求救。见外面没有声响后,马丽莲推开后备箱盖子,见杨百万呆站一旁,而此时毕见效已晕厥倒地。
此时,马丽莲仍然是不明真相的,而杨百万其实也不明真相,就这样一人想掩盖丈夫杀人的事实,一个怕杀妻计划暴露,两人都要处理毕见效的“尸体”(其实还没死)。
在六个章节中,“戒指”、“如此约会”是两个关键的部分,这两个部分与杨百万的复仇计划巧妙地串联了起来。
“戒指”的部分主角是两个兄弟小毛贼,一个胖一个瘦,二人打劫珠宝店后来到了仙客来大饭店,与杨百万起了冲突,本就因瘦先生分赃不均而有所不满的胖先生趁乱把一颗戒指用口香糖粘到了桌子下面。
胖先生被狠心的瘦先生丢下后,想要回到饭店取回戒指,哪知碰到了偷窃后躲避马丽莲的毕见效,胖先生是不可能让毕见效坏了自己取回戒指的大事的,于是二话不说打晕了毕见效。不过离开前却误喝了杨百万为治阳痿买的药酒,“性”情大发,最后没能逃过被制服的命运。
另一边,第三条小线索“如此约会”,则是一对误入杨百万和戒指之事的男女。男的“扮”大款,女的则想“傍”大款,于是二人就你情我愿地开着豪车快活去了。
车子开到仙客来大饭店,本想着吃碗面,哪知饭店不开门。百无聊赖一下便一时“性”起,玩起了“车震”。结果悲剧发生了……此时刚好醒来的毕见效竟被误踩激情中误踩油门的两人活生生撞死。
如此,一个接一个的巧合,每个人看似不都在计划中的无意行为,实则都是撬动整个跷跷板的关键力量。所有人都各怀鬼胎,最后却全都胎死腹中。
话剧演员的使用让这部电影有着明显的“舞台剧”色彩,《提着心吊着胆》的人物放置在一个小镇中,在这里上演着一出出荒诞可笑的事情,影片的地域空间转换不大,虽然不像《驴得水》那样只有一个学校空间,但实质上还是舞台剧的套路。
片中的演员陈玺旭、任素汐、董博等人都是近些年活跃在话剧舞台的出色演员,虽然还不太被电影观众所熟知,唯一知名一点的只有后来靠《驴得水》打响名声的任素汐女神。
不过任素汐拍摄《提着心吊着胆》的时间与《驴得水》差不多,只不过《驴得水》早上映了大半年,而且在《提着心吊着胆》中任素汐的角色“顾小姐”属于“扮丑”的性质,完全没有《驴得水》中的纯朴美好,所以就算《提着心吊着胆》先上,想必她也不会成为女神。
卸下假发后的“顾小姐”
我们还不难发现影片有点复古喜剧的味道,一个是默片片段,影片中有三段运用了降格手法,配上说明字幕和黑白画面,制造出了默片效果,这种“伪默片”的方式通过节奏的快速推进,使得影片的荒诞感和讽刺性更强了。
还有一个就是“胖瘦先生”组合。与《疯狂的石头》和《追凶者也》等片中的“笨贼”形象类似,“胖瘦先生”也是一对“笨贼”,两人一个假装强势,喜欢耍小聪明,一个老实憨厚,但不缺心眼。
胖先生和瘦先生
从美国的劳拉与哈代到中国的韩兰根与殷秀岑,“胖瘦先生”早已是喜剧史上的经典组合了,一胖一瘦的强烈对比,总是能制造出源源不断的笑料。
再来看看这些演员的角色名字:杨百万、马丽莲、毕见效、何努力……人如其名、名如其人,是中国人命名所体现的首要原则。
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角色名字通常就能大致概况各个角色本身的特点,或贬或褒、或正或邪,一眼窥见,不难看出,《提着心吊着胆》的这些角色名字就极尽讽刺之能事。
不得不说,新人导演李雨禾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导演,他懂得把很多讨巧、加分的技巧运用在电影里。
借鉴科恩兄弟和盖·里奇、昆汀这类导演一惯玩的叙事结构(虽然已经被玩了好多次了)、用默片元素提升片子的喜剧层次(而非闹剧),以喜剧组合胖瘦先生博笑观众(经典百搭)等等。
影片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细节,“仙客来大饭店”的霓虹灯坏了,只亮了一部分,看上去成了“山口来人饭店”,这“山口来”的人或许就对应着藏匿在这些人中的那个杀手吧?
虽然作为一部靠逻辑推理支撑观影的影片,本片在很多逻辑点上还有很多说不太通的地方,人物的动机和出发点还有些牵强,远未做到让观众信服。
但作为新导演的长片处女作,仍然值得鼓励。总之,这是一部挺有意思的电影,它至少能保证:好看、好玩、好笑。
我们有24小时不间断聊电影的粉丝群,
各种文艺福利都在群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