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推进“新工业十年行动”,吹响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号角。但高端科技人才匮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成为紧跟全球科技创新步伐的“拦路虎”。为此,九江市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架起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桥梁,补齐高端人才匮缺的短板,实现了五个一批,即“激活了一批困难企业,催生了一批高新企业,壮大了一批成长企业,升级了一批传统产业,培养了一批创新人才”。
目前全市已建立院士工作站24家,柔性引进“两院”院士26名,建站总量位列全省第一,年被中国科协表彰为院士工作站建设示范单位,全国仅4个设区市获此殊荣。
院士把脉问疹
激活一批困难企业
受市场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影响,一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陷入困境,步履维艰。建立院士工作站后,院士团队把脉问诊,打通“任督二脉”,使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年建站后,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高级工程师沈闻孙院士的帮助指导下,及时调整市场定位,突破减震、降噪、降温等10多项关键技术难题,成套转化院士团队“美观造船术”等工艺技术,实现全方位升级换代,精心打造的海洋石油高端物探船走出国门、远赴红海创造了零故障率作业记录,目前公司手持船舶订单12型38艘,生产任务排到了年,超越同行成为江西船舶工业的“船老大”。江西长江化工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建站后,才鸿年、陈祥宝院士及时叫停了企业已立项上马的万米覆铜板用玻璃纤维布生产线,避免了1.1亿元投资损失,与院士合作的5个项目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2亿多元,年不仅弥补了传统产业玻璃纤维多万元的亏损,而且还赢利多万元。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公司30多年潜心致力于灵芝精深加工,但始终效益不佳,魏江春院士团队提出的灵芝蛹虫草颗粒、灵芝孢子粉姬松茸胶囊、灵芝破壁孢子粉等先进工艺流程和生产配方,使公司产品精深加工率由不到50%上升97%,产品精深加工带来的利润占企业经济效益的90%,从而一跃成为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典范企业。
转化院士科研成果
催生一批高新企业(项目)
院士工作站的建立,畅通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渠道,从而催生了一批高新企业或项目。年11月,中科鑫星新材料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成立后,成功转化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戴立信院士及团队的科研成果,实现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项目产业化,一期2万吨级项目已于年9月在濂溪区姑塘工业园建成投产,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际垄断,可年增销售收入5亿元。江西瑞普德设备测量有限公司于年9月与天津大学叶声华院士签约建立院士工作站,联合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复式精密光学测量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价格大幅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今年5月8日正式批量生产,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
开展联合科研攻关
促进一批企业强身壮骨
借助院士工作站,双方合作开展科研攻关,不仅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身强体壮。九江中船消防设备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成立后,双方共建火灾试验室,联合开展新型洁净气体灭火剂及灭火装置研究攻关,目前已获得国家环保部认证和国家专利局发明专利的授权,完成了某新型舰船的实验验证,争取科研项目经费余万元,公司销售收入连续两年增长50%以上。同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成立后,于全院士为企业确立了“短波分布式无线接收系统”和“短波综合网接入系统”两个重点研究课题,为公司产品实现短波通信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提高综合抗毁、抗干扰、抗侦收能力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建设新一代短波通信系统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为企业新增产值4亿多元。罗安院士工作站充分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在谐波治理、绿色电源科技难题上增强了九江历源整流器设备有限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双方在直流电源、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大功率节能同步高频开关电源等共同研发的产品多次获得国内同行业第一,成为行业翘楚。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
共建创新平台
优化升级一批传统产业
企业转型升级,关键靠科技。院士工作站的建立,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中石化九江分公司柔性引进清华大学陈丙珍院士、华东理工大学钱锋院士,围绕“炼油一体化全流程优化”目标,联合打造以院士工作站为核心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平台,首次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石油炼制生产领域,优化案例达到余个,年上缴税费亿元,账面利润近20亿元,分别环比增长50%和20倍,首次超过江铜成为江西省第一大纳税大户。电冰箱温控器市场占有率达30%、亚洲第一大生产商——九江恒通自动控制器有限公司建立院士工作站后,华中科技大学段正澄院士准确预判机械温控器市场萎缩的发展趋势,提出合作研发电子温控器的工作思路,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联合攻关,目前已生产出比较成熟的电子温控器产品,并得到美菱、美的、格力晶弘等品牌电冰箱的采用,使企业及时赶上了电子温控器发展的潮头,顺利实现优化升级。
润物细无声
培养了一批创新人才
院士工作站建设不仅带来了科研成果、科技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在与院士专家进行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中,一批本土创新人才得到锻炼与成长,也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落户九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悉心指导忠兴农林公司,采用“良田+良种+良法+良态”的“四良”配套技术,实施百亩超级稻亩产公斤攻关项目,第一年就实现亩产公斤的好成绩。九江农业科学院在傅廷栋院士专家团队精心指导下,科研人才辈出,打破了几十年不出科研成果的魔咒,目前该院培养引进硕士研究生12名,且都成为科研项目的骨干力量。九江市水利电力规划院在王超院士力荐下,刚性引进博士研究生1名。长江化工、同方江新等院士工作站科研团队成员入选省、市人才培育计划。
来源:九江e媒
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官方北京中科医院坑白癜风医院长沙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