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十周年秋拍闲赋流光换画禅齐白石的笔

保利十周年秋拍精品预展11月12日至16日北京新保利大厦保利十周年秋季拍卖会预展

时间地点12月2日至5日全国农业展览馆拍卖

时间地点12月5日至8日北京四季酒店

自古以来,中国的艺术家大都是忧郁多思的,他们遗留下来的诗篇和画卷,或慷慨激昂,或感伤叹惋,或孤兀清高……多少都有一股“到底意难平”的气息。而白石老人的天真是中国艺术史上少有的,他简单的快乐也是之前的中国绘画所稀缺的。今秋,保利拍卖将呈现齐白石的众多巨作,今遴选十余幅精品供方家先睹为快。其中包含,先后由荣宝斋展示、霍宗杰秘藏多年的《叶隐闻声花卉草虫册》;还有他的《贝叶蜜蜂》、《桂花双兔》、《海棠蝴蝶》、《寿酒》、《蔬香》、《秋中图》等等。

齐白石《叶隐闻声花卉草虫册》册页(十八开)设色纸本32×26cm×18估价待询

著录:

1.《画家齐白石》纪录片,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年。

2.《白石草虫册》,荣宝斋新记木板水印,年6月。

3.《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图版38、89,人民美术出版社,年7月。

4.其中十二开著录于《荣宝斋画谱》(八),荣宝斋,年1月。

5.《齐白石彩色精选》图版-、、、-、、、、,美术图书公司,年1月。

6.《齐白石昆虫小品》明信片,外文出版社,年。

7.《齐白石工笔草虫》,活页8张,荣宝斋出版社。

8.其中一开著录于《荣宝斋画谱(八)—齐白石绘花卉草虫部分》,荣宝斋出版社,年5月第二版。

9.其中十开著录于《齐白石画海外藏珍》,第-页,荣宝斋(香港)有限公司,年7月。

10.其中二开著录于《齐白石全集》第三卷,图、,湖南美术出版社,年10月。

11.其中十开著录于《齐白石全集》第五卷,图-,湖南美术出版社,年10月。

12.《中国当代六大名家书画集Ⅱ》,国立历史博物馆,年。

13.其中六开著录于《齐白石辞典》,第页,中华书局,年10月。

14.《齐白石·鱼虫虾蟹》,湖南美术出版社,年6月。

15.《齐白石艺术欣赏与真伪鉴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8月。

展览:叶隐闻声——齐白石工笔草虫大展”,保利艺术博物馆,年11月6日-10日。

齐白石的《叶隐闻声》册共十八开,创作于其风格成熟期,是其花鸟草虫题材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在这十八开册页中白石老人以写意笔触描绘了花卉、水稻、草叶、莲蓬、葫芦、灯盏、器物等,又以工细的笔法刻画了蝴蝶、蜜蜂、蜻蜓、禅、飞蛾、蚂蚱、河虾等。粗中有细,栩栩如生,生动有趣,在似与不似之间游刃有余。齐白石的《叶隐闻声》册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即以一条三开,共六条,装裱于镜框中,悬挂在北京荣宝斋贵宾室中。该贵宾室曾接待了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领导同志和知名人士,及丹麦女王玛格丽特及亲王、新加坡资政李光耀等国际友人和嘉宾。年,荣宝斋拓展香港业务,由著名实业家、收藏家霍宗杰购藏其中八开。次年,他又购藏了其余等。年拍摄的《画家齐白石》纪录片中,齐白石的《叶隐闻声》册就已入镜。而后,又分别著录于年胡佩衡编著的《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年何恭上编著的《齐白石彩色精选》、荣宝斋出版的《齐白石工笔草虫》、年霍宗杰编著的《中国当代六大名家书画集Ⅱ》等,可谓传承有序,品相上乘,实乃白石老人不可多得的佳品。

齐白石贝叶蜜蜂镜心设色纸本×34cm.RMB:3,,-4,,说明:附齐白石钢印。贝叶草虫是白石老人独创的绘画题材,白石老人早年游历广东、广西发现贝叶之美,将其引入画中,并完美演绎;将大量以极细工笔描绘的内容与简约的大写意笔触和表现熔于一炉,且相得益彰、相映呈辉;在对贝叶与草虫的描绘中,细入毫微地将贝叶极细密的段段叶筋与草虫之丝丝纹脉,在近乎原大的体态下完全写真地刻画,在神形并貌地展现中达成极高的艺术再现。面对白石老人的贝叶草虫,我们可以感受此中惊人、超凡的天才发现与创造。胡佩衡曾感佩白石老人的工笔草虫:“纤毫毕现”、“细里有写”、“有筋有骨、有皮有肉”非有数十年粗细写生功夫是画不到的”。齐白石桂花双兔立轴设色纸本年作×47cm.RMB:1,,-1,,此画作于年,该年一月,北平解放,齐白石参加了周恩来总理招待宴会,并为毛泽东刻石印两方,同时担任了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这时的齐白石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笔下的花鸟动物天趣横生,造型简练生动,色彩浓艳明快,意境淳厚朴实。其篆刻自成一家,书工篆隶,取法秦汉碑版,以金石之笔入画,饶古拙之趣。齐白石此画构图简洁,上密下疏。上部用遒劲有力的篆书之笔画出枝干树叶,点缀黄色小花,枝叶相互穿插,多而不乱,错落有致。下部为嬉戏中的黑白兔子各一只,白兔用干而浓的墨勾出轮廓结构,黑兔为较润的墨笔用没骨法画出,两只兔子生动可爱,皆用笔简练,造型准确并富体量感,兔子眼睛和胡须细微之处尤见画家功力,显示出画家纯熟的笔墨技法和造型能力。右侧题跋和钤印平衡了画面,同时增强了整幅画的形式感,为画家晚年“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佳作。齐白石海棠蝴蝶立轴设色纸本×32cm.RMB:1,,-1,,说明:陈半丁题签。本幅取秋景入画,一支支盛放的嫣红海棠,在绿色叶子的衬托下,尤显华贵。构图上如高山矗立,几片海棠叶子大笔刷出,浓淡相宜,间以重墨勾叶脉,一丝不苟,写尽物态。海棠花用曙红点出,美艳明媚,煞是喜人。缤纷的设色与灵动的结构使得画中一切皆为动态,给人以如沐春风般唯美的想象空间,仿佛顷刻间能闻到海棠花的芬芳。画中两只蝴蝶、一只蝈蝈与叶和花,参差错落搭配出的场景感,正是体现绘画艺术性甚至戏剧性的环节,很高明,需要才情与工夫双方面的修养始得。蝴蝶于花间飞舞戳动,蝈蝈于花下吟鸣,也是秋日之物,可谓形神兼备。海棠蕴相思,白石老人以此入画,将老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纸上。齐白石笔力犹可扛鼎,虽是弱花娇卉,却有磅礴雄浑气势,亦是难得。齐白石寿酒镜心设色纸本.5×34.5cm.RMB:2,,-3,,著录:1.《艺林荟粹—古今名家书画精品集》P5,香港王朝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年出版。2.《美术报》第期,年11月24日,第八版。3.《(-2)书画拍卖集成.齐白石》P,湖南美术出版社,年出版。4.荣宝斋木版水印。展览:1.2年,上海艺术博览会。2.2年,中国艺术博览会。3.2年,杭州西湖艺术博览会。4.2年,南京世界华商会中国书画精品展。(南京博物院)5.2年,武汉博物馆开馆典礼暨中国名家书画精品展。说明:张镇旧藏。在齐白石的绘画生涯中,寿桃是非常广泛的创作题材,屡为求画者订制。蟠桃辅以佳酿,不无添寿之意。客居京城数十年,齐白石对故园的想念之炽可想而知,但迫于时局动荡,无法归里。于是,故乡人便成为齐白石慰藉思乡之苦的良药。此幅作于建国前的作品,即为齐白石画赠其湖南同乡张镇的力作。画中桃子与酒壶分为两组,一前一后,构图饱满,空间关系明确。一双桃子相互偎依在高架的瓷盘上,桃子施以洋红和藤黄,直接以没骨法写之,用笔简括而气氛热烈。瓷盘用淡墨勾出,并画出边缘纹饰,其与重墨勾出的支架共同烘托出桃子的鲜艳成熟。酒壶与桃子拉开适当距离,以淡赭色画出,寥寥数笔,看上去既单纯又丰富。一红一白两朵菊花从酒壶后探出,菊花花瓣以不同的色笔勾出,其中一朵复用洋红罩染,更为生动活泼。花叶亦以没骨法表现,后用焦墨写出叶脉,充分描绘其薄而轻柔的质感同时,也表现出笔线本身的力度、变化和生意。菊花的色彩与桃子相互呼应,亦丰富了画面内容。酒坛外部植物编织以干笔破锋写出,看似漫不经意,与菊花,酒馆配合得宜。整幅构图虽简,但色墨浓淡轻重的对比处理极佳,具相辅相成之效,令画面呈均衡的布局,再配合笔力浑厚的篆书题字,乃白石晚年一件“寿酒”题材的佳作。齐白石一生清白立轴设色纸本年作×34cm.RMB:1,,-2,,说明:上款“子真先生”,即熊十力,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为齐白石的挚友。其女熊仲光为齐白石女弟子。齐白石生于“糠菜半年粮”的穷苦之家,认为白菜是菜中之王,念念不忘“先人三代咬其根”,宣称“菜根香处最相思”,故常以白菜谐“清白”之音,一生喜画白菜,并以自己的作品画面能够洋溢“蔬笋气”为荣。齐白石画的白菜,宛如田地里刚出土。本幅作品白石老人用水墨画了两棵大小、舒卷、深浅不同的白菜,干净、壮实,带着泥土的芳香。他用篆书笔法中锋一转锋,准确地勾出白菜的轮廓,再用蹲笔刷出菜叶,然后用小笔破墨勾筋,使菜叶墨色丰富,层次分明。两棵白菜的方位聚散穿插得恰如其分,富有浓郁的田园之气。下方萝卜以没骨法写出,色彩的浓淡晕染将萝卜饱满的特征恰当地表现出来。整幅构图饱满,色彩热烈,显示出一种喜庆、乐观的情绪。此画用笔雄浑健拔,用墨滋润淋漓,用色浓艳泼辣。反映在造型方面,有时脱略形迹,离形而以神会求似,以求相反相成之韵趣,提高了文人画的艺术境界,开创了具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写意花鸟画新篇章。此作品以写意为主,取谐音“事事清白”之意。画面看似率意,实则匠心独具,白石老人晚年的花鸟画创作更臻炉火纯青。齐白石蔬香立轴设色纸本×35cm.RMB:1,,-2,,展览:“齐白石齐良末父子精品联展”,年,纽约、洛杉矶、华盛顿。著录:1.《齐白石彩色精选》第20页,艺术图书公司,年。2.《世界周刊》,年9月13日,人物版。说明:张秀龄上款,此作品由张秀龄亲属提供。“在蔬果中,齐白石最爱画各种蔬菜,如竹笋、菌子、篱豆、辣椒、白菜、萝卜、丝瓜、南瓜、芋头等等。这些都是他从小就吃过、种过的东西,牵系着他的儿时记忆与乡思。这从其题画可窃知一二:“篱豆棚阴蟋蟀鸣,一年容易又秋声”。“饱谙尘世味,尤觉菜根香。”—这是对人生的感慨,但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是说不出来的;“不是独夸根有味,须知此老是农夫”。“充肚者胜半年粮,得志者勿忘其香”。—这是以农民出身为骄傲,告诫得志者不要忘本。“桑阴有瓜,萍翁有家,未白头时总可夸”。—这是由画瓜想到了家乡,想到了年轻时的农村生活。总之,白石老人画蔬果,总是有景有情,而这情这景都联系着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态度。齐白石画蔬果也用于象征寓意,如画石榴寓意“多子”,画桃寓意长寿,画四个柿子比喻“四世同堂”等等,这是来自民间的吉祥观念。不过,齐白石的着意处多不在寓意本身,而在对鲜活的蔬果形象的创造,笔墨简略但高度形似,色彩夺目,水分饱满,鲜嫩欲滴。形式创造本身饱含着情感,有强烈的感染力。”——郎绍君齐白石秋中图镜心设色纸本×34cm.RMB:2,,-3,,著录:1.约瑟夫?海兹拉尔《齐白石画集》(捷克版)图,年版。2.《齐白石绘画艺术》,娄师白着,第92页,山东美术出版社,年12月版。秋中,即农历八月十五,言秋之中。北京城里过中秋节,道道很多。藕、茶、糕、饼、是常见的应时之物。白石老人把生活常见之物发诸笔端,拙朴天真,性情使然。齐白石的艺术根植于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中,善于在平凡的生活和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事物中寻找创作的题材。这幅作品将藕、月饼和茶壶、茶杯作为一个主题,在线条的表现上独具一格,只是随意地勾画出轮廓而已,但却使人有强烈的亲切感。色彩的处理更是巧妙,除了月饼用黄色涂染之外,整幅画面为线墨形态,有种清素、简洁的效果。在构图的处理上,也显露出齐白石的特点,画中物体两三为一组的排列,有疏密、主次之别。整幅画流露出白石老人的恬淡自足。中秋节是中国人极为看中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意味着团圆美满。白石老人用一颗平心,写出了对这个节日的祝福之意,日常生活所见,往往成为他所描绘的对象,寓意了平淡是真、是福的美好祝愿。齐白石花犬迎归立轴水墨纸本×34cm.RMB:4,,-5,,著录:1、《三石选集》P,台湾鸿禧美术馆出版,年出版。2、《木板水印书画选编》P20,荣宝斋,3、荣宝斋木板水印此幅写一蹲柴门边迎归之花犬,而纯以淡水墨勾勒线条,又以浓墨涂写犬耳、鼻、背、股、尾,篱笆则寥寥数笔,不着景深,而情景宛然。花犬摇头摆尾,神态尤为稚拙,别具神韵。整幅纯以水墨表现,不着颜色。一门一犬,似有雪个风格的影子,但齐白石的过人处乃在他并不袭取前人章法,而只学习前人笔墨精神,故此幅中尤着力于花犬张开的口和人一样流露着热情的眼睛,并无雪个一贯的孤峭、冷厉、幽独、悚怪,而代以白石式的幽默、通脱和韵味。狗的形象在北京画院所藏画中亦有出现,两幅画作相比较,画中小花狗的形象几乎一模一样,只是背景不同,画意也大变。本幅中的小狗活泼生动,生活气息浓重。整幅逸笔草草,情景宛然、情趣盎然,而撷取一个片断以迎接主人归来的通人性的犬为表现对象,尤令人在展眼之后,荡然会心。齐白石蛙声十里立轴设色纸本×33.5cm.RMB:1,,-1,,说明:台湾尊古斋旧藏。老舍先生曾请齐白石老人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进行创作。白石老人费了几天时间苦苦思索,终于画出成群结队的蝌蚪顺山泉畅游而去,让观赏者从游动的蝌蚪中去想象蛙声,与古时“踏花归去马蹄香”中以蝴蝶追逐马蹄来表现“香”的灵感不谋而合。老人擅于画中施展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榫凿相吻,水乳交融地表现出来。齐白石牡丹蜜蜂立轴设色纸本?×46cm.RMB:2,,-4,,展览:“求知雅集珍藏近代名家书画展”,香港求知雅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主办,年。

著录:

1.《求知雅集珍藏近代名家书画》,第48页图18,香港求知雅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年。

2.《名家翰墨》14《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齐白石特集》,第90页,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年。

3.《齐白石全集》,第7册图,湖南美术出版社,年。

4.《齐白石画谱·牡丹》第1辑,图,湖南美术出版社,年。

5.《画坛师友录》,图版12,黄苗子着,三联出版社,7年。

齐白石画花果草虫实为“绝活”,其中包括工、写和兼工带写三种。其中“兼工带写”(亦称为“工虫花卉”)乃是齐白石晚年所创。白石老人用最精致的笔法画草虫,把生命中最细微的情节捕捉下来,又以最简约的方式绘写出来,只把自然物的基本特征表现出来,这是白石老人的至高画境。这种“工虫花卉”在白石之前的花鸟画中是不多见的,即是在八大、吴昌硕的作品中,也未曾出现,可算得上独造的风格。此幅《牡丹蜜蜂》图为齐白石老人九十四岁时所作,画中描绘了牡丹盛开,馨香引来了小蜜蜂,画中粗大牡丹同小蜜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造成出人意料的对比,使得构图充满诗情画意。他笔下的小蜜蜂充满生命的活力,无怪贺天健感叹说:“过去我们画蜜蜂,画得翅膀很清楚,但画出来的不是活的东西,好象是死的或者模型。而他的蜜蜂却能画出生命来,似乎还能闻到味道来。所以他的画里是香、声、色、味四者俱全”。齐白石寿桃镜心设色纸本×34cm.RMB:7,,-9,,在齐白石的众多寿桃题材作品中,此件的独特之处在于采取了一些西画之法,树与桃子以块面造型,而非纯以传统笔墨。构图上亦打破常规,桃树在画面正中,粗壮的树干与饱满的桃子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树干以淡墨和赭色扫出,横向及略带干涩的用笔,再加上适当留白,使树干呈现出一种浑圆的体积感。寿桃仍以没骨法画出,但红色与黄色略显暗淡,藏于树叶之后,隐含着一种神秘,大概“历三千年”所结之蟠桃,毕竟与世俗水果不同。叶先以沉稳的花青色没骨法写出,后用墨笔写出脉络,叶片大小不一,用以表达叶与叶之间的阴阳向背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将衬托出桃,使表现上更接近自然生长的状态。画面效果对比强烈,格调欢快而不失凝练平朴,仿佛将文人的写意花鸟画和民间的彩绘构成了一个新的艺术综合体。齐白石硕桃设色纸本立轴×34cm.RMB:2,,-3,,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年著录:1.《寄萍堂画录》田立坤刘焯着图版,吉林美术出版社,2年12月。2.《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图版52,保利艺术博物馆,年此作无年款,但构图与笔法与其作于年的一幅《仁者多寿》十分相似,应属于同一时期,即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作品。这段时期老人70余岁,居住在北平,抗日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老人常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担忧。这份忧国忧民之情并未直接反映在其作品中,但是这一时期明显少见淡泊的山水画和诙谐的人物画,反而是其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旺盛期,当与其心境有关。寿桃不仅是一种普通的果实,亦为一种象征,一种胜利果实的象征,此作题跋中称“此桃名为蟠瑶也,雨露鲜,开花后结果,各历三千年。”三千年的历程是一个需要忍耐但充满希望的过程,恰如老人心目中的最终胜利。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与齐白石的艺术之路也有某些相似,故此图亦含自勉之意。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
引起白癜风原因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ngyingy.com/xljz/2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